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7-08
2025-07-08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营口市河南商会:

做黑土地上的“红纽带”与“金桥梁”

作者: ■孙文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84
    一些从黄土地走出的企业家,将创业成功的"真金白银"和对乡土深沉的爱,毫无保留地倾注在第二故乡营口的这片黑土地上。营口市河南商会成立以来,持续深化党建与企业融合,凝聚75家豫商力量,以"五星级党支部"为重点,书写着党建强、发展兴、乡村美的时代答卷,切实做好黑土地上的"红纽带"与"金桥梁"。
    从黄土地走出的豫商,也将深情倾注于黑土地的乡村。在营口这片黑土地上,豫商将力量拧成一股绳,将“报国志”与“发展心”同频共振。
    从寥寥数名党员发展到如今的战斗堡垒,从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到将主题党日开在帮扶乡村的田间地头,党建不是口号,而是驱动营口市河南商会前行的引擎。
    “在会员企业充满活力的车间里,在受助乡亲质朴的笑容中,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商会已然成为一条坚韧的‘红纽带’,一头连着党的方针政策,一头系着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商会也是一座坚实的‘金桥梁’,一边沟通着科技与产业,联结着城市与乡村,另一边传递着富裕与温情。”营口市河南商会会长支现立说。
    营口市河南商会成立以来,凝聚75家豫商力量,以“五星级党支部”为重点,书写着党建强、发展兴、乡村美的时代答卷,开辟了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路径。
    党建引领,锻造坚强堡垒
    商会党员先锋队的身影出现在助学、救灾、产业帮扶的第一线,生动诠释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深刻内涵。
    走进营口河南商会,“五星级党支部”的牌匾映入眼帘。2016年成立党支部以来,党员从3人到13人,党旗始终在商会发展前沿高高飘扬。
    全年12次主题党日、4次专题党课、12次集中学习,商会将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为企业家的报国信念。“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已成为会员共识。
    在盖州柞树甸村帮扶现场,在慰问困难老党员的路上,在抗击洪灾的物资车队中,商会党员冲锋在前。累计投入2万余元购置粮油精准帮扶困难群众30余人次,党徽在服务民生最前沿闪耀。
    党建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赋能”,为商会注入澎湃的红色动能。
    科技强企,点燃创新引擎
    商会引导会员企业将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在关键领域突破“卡脖子”难题。
    鹏飞实业以酚醛树脂技术为关键,拓展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尖端应用,专利转化率达80%,年产值破亿。其智能化控制系统(DCS/SIS)实现生产全流程精准管控,安全事故大幅降低。
    天瑞水泥磨机改造技术获营口市创新大赛二等奖,降本增效显著;“无人值守”系统让物流效率跃升,司机“一卡通行”折射数字变革力量。
    弘祥中科累计拥有23项专利,产业化率达60%,年创产值1.6亿元,跻身辽宁省专精特新企业与瞪羚企业行列。
    面对人才引进难、转化梗阻等挑战,商会全年组织政策解读、管理培训12场,助企对接高校资源,架起产学研平台。
    这些累累硕果,无不闪耀着科技之光。商会敏锐地抓住“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引导会员企业勇攀产业高峰,为营口乃至辽宁的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
    桑梓情深,绘就振兴画卷
    教育火种照亮未来。商会的20家会员企业结对帮扶9名学子,为盖州慈爱孤儿村捐赠价值26万元的宇通客车及取暖设备,助力孩子们用知识改变命运。
    产业活水浇灌沃土。商会深度帮扶盖州万福镇柞树甸村、万福镇兴隆屯村,大石桥市汤池镇三元村、虎庄镇韩家村、鞍山峪小学等8个村落,累计捐赠超50万元。利仁粮贸、弘宇绢纺等企业与乡村达成特色产业合作,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蓝图在田野徐徐展开。
    急难时刻豫商显担当。在之前发生的河南特大暴雨灾害中,商会将18万元物资星夜驰援建昌。每逢佳节,党员带头为光荣院老兵、敬老院老人送去温暖,让“万企兴万村”名片越擦越亮。
    这些从黄土地走出的企业家,将创业成功的“真金白银”和对乡土深沉的爱,毫无保留地倾注在第二故乡的黑土地上。从一辆满载希望的宇通客车驶入孤儿村,到精准对接的产业项目在乡村扎根发芽。
    “未来,商会将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以‘联络乡亲、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初心,在科技自立自强与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勇毅前行,为营口决胜三年行动、辽宁全面振兴贡献更大的豫商力量。”支现立表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