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5-28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
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深化 |
|
作者:
■本报记者宋寒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23 |
|
|
|
|
|
|
日前,A股并购重组概念股走强。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年内共有9家公司重组上会,而去年同期仅有2家上会。 5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简称《重组办法》),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 本次修订是落实2024年9月发布的《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简称“并购六条”)的重要举措,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等方面实现突破,将进一步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此次修改主要包括:一是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将申请一次注册、分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注册决定有效期延长至48个月。二是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包容度。三是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明确适用简易审核程序的重组交易无需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审议,中国证监会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予以注册或者不予注册的决定。四是明确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的锁定期要求。对被吸并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人设置6个月锁定期,构成收购的,执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18个月的锁定期要求;对被吸并方其他股东不设锁定期。五是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锁定期实施“反向挂钩”,明确私募基金投资期限满48个月的,第三方交易中的锁定期限由12个月缩短为6个月,重组上市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关联人以外的股东的锁定期限由24个月缩短为12个月。此外,根据新公司法等规定,对《重组办法》的有关条文表述作了适应性调整。 中国证监会表示,《重组办法》修改发布将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并购重组市场规模和活跃度大幅提升,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筹划资产重组更加积极,已披露超600单,是去年同期的1.4倍;其中重大资产重组约90单,是去年同期的3.3倍;已实施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1.6倍,资本市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东兴证券研报称,《重组办法》从并购重组主体、投资方、交易对价、审核程序、锁定期等业务核心层面适度降低并购重组门槛,提升交易效率和便利性,减少资金占用,有助于并购重组业务的顺利高效开展。 东兴证券提示,对于项目资质的审核不宜放松,防止低质项目以更低的成本进入市场,进而有效降低道德风险,保护原有中小股东和后续参与二级市场投资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从当前时点看,资本市场波动加剧,流动性承压,故短期内IPO、定增业务保持较低增速是大概率事件。相较之下,并购重组对市场流动性冲击相对较小,且受到政策的持续倾斜,对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支持亦将持续提升国内资本市场整体投资价值。 业内人士认为,《重组办法》优化后,将在更大程度上提振市场各方信心、提升并购积极性。从已披露的并购重组案例来看,产业整合成为主导逻辑,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开展并购,提升核心竞争力。如《重组办法》修改发布后,短短一周多时间,已有2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并购重组公告,海光信息拟吸收合并中科曙光,迈普医学拟收购易介医疗不低于51%股权,鸿铭股份拟收购深圳驰速83%股权等,这些重组标的优质、产业协同特征明显。 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持续做好《重组办法》贯彻落实工作,指导沪深北交易所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规则和业务流程,加强对市场参与主体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各项改革措施平稳落地实施,进一步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