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5-28
2025-05-28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文化出海尤需加强精品意识

作者: ■何翠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86

    近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举办,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会上文化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消费、新趋势汇聚,吸引人们关注的是中国文化出海新潮流。据了解,本届文博会吸引65个国家参展,3.5万海外观众参会,首次设立文化出海专题展区,推动文化贸易规模同比增长15%。
    近年来,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样”,在全球刮起了一股“中国风”。如《哪吒2》等电影海外票房破纪录、《黑神话:悟空》一经问世便畅销全球、《庆余年》在海外收获大批观看粉丝。此次文博会参展商们展现了一些新的创新方向,如网剧出海,借助AI大模型等工具,可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性快速生成文本、创作剧本、绘制宣传海报等等。
    当前技术驱动正成为文化出海新动力,如网络文学,通过AI翻译实现日均超500部作品全球同步更新,海外市场规模突破40亿元,东南亚成为主要文化交流地;微短剧采用“框架输出+本土化制作”模式,AI技术将译制周期从15天缩短至1周。
    我国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指数10年内始终保持在正值范围,且数值接近1,这凸显了我国在全球文化市场中的影响力。据了解,“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我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中占据显著地位,约占我国总体对外文化产品贸易的五分之一。笔者认为,文化出海,不仅在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在于促进文化经济的传播与交流。文化交流融合在先,更易促成经济交流融合的成果。文化出海不仅在于商业的意义,更在于促进交流沟通的文化意义,要真正融入人心、得到关注,更须具备精品意识。
    随着商业消费文化的兴起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文化快餐加速发展。但即便在一个充满文化快餐的时代,文化产业、文化出海仍需坚守精品意识。真正的精品、经典会滋养人的精神与心灵,促进人们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升华以及理性智性社会风气的形成。
    文化出海需要加强精品意识,这关系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形象。前不久,在搜狐科技年会上就有学者指出,AI形成的人物形象多欧美风或日式风格,中国文化的痕迹很弱,也没有形成中国人自己的人物形象特色风格,这是我们需要提高的。笔者认为,文化出海不可急于求成,需要沉淀,如凸显民族文化特色、长远的基础建构布局等等。
    文化出海需要加强精品意识,要找寻跨越文化差异的沟通与共鸣,这也是文化融合的前奏。因此,文化创造要具备跨越文化的前瞻视角,既能实现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也能起到文化潮流引领的功效。创造真正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时尚,实现经济文化价值的融合,更能促进经济文化的双重交流。
    引人瞩目的是中国潮玩品牌泡泡玛特(POPMART)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市场扩张,据其2022年财报,其海外市场收入达3.02亿元,同比增长147.1%。截至2023年6月,泡泡玛特已在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超过50家线下门店及机器人商店,并通过跨境电商覆盖超100个市场。这家以“创造潮流传递美好”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正在打破文化壁垒,将中国原创潮玩推向世界舞台。
    有观点指出,泡泡玛特的出海历程,折射出中国消费品牌国际化的新范式——不再依赖低价优势,而是以文化共鸣和产品创新打开市场,泡泡玛特的探索可谓“文化出海”的一个崭新注脚。寻求跨越文化的共鸣,敢于创新,在全球话语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看到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将给文化出海带来更广博的视角与启示。
    当前,打造深耕文化特色IP渐成潮流,打造精品引领文化潮流也成为大趋势,文化出海的精品意识也将会不断加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