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5-26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民企敢闯”与“消费敢花”如何双向奔赴 |
|
作者:
■章津铨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282 |
|
|
|
|
|
|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鼓舞广大民营企业家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年度工作任务,开宗明义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特别提出“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民企敢闯”与“消费敢花”双向发力、双向赋能,必将进一步增强发展动能、提升发展质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民企敢闯”为“消费敢花”提供强大正面支撑 民营企业创新供给能够激发有效需求。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大量新技术、新产业不断取得新突破,引领和推动各领域创新跨越发展。广大民营企业敢为人先、大胆发展、创新创造,借助科技和产业东风,奋力打造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推出以“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为代表的高质量供给,创造和扩大更好满足居民的有效需求,进而创新消费场景、重塑消费体验、引领消费风尚,不断激发消费新动能。 民营企业规模扩张能够稳就业促消费。民营经济贡献了我国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历来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尤其是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关系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就业和民生。民营企业一旦通过高质量发展获得规模扩张,对劳动力的需求将直接增加,从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并带动劳动力工资水平持续提升。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就能够助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通过稳就业、促增收,能够确保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 民营企业生产过程本身就在产生消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深刻阐释了生产与消费具有直接统一性,明确指出“生产直接是消费”。生产是消耗劳动力、生产资料和原料,并创造价值的过程。民营企业在追求更高效益的生产过程中,会不断合理配置劳动力、生产资料、原料等基本经济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认为“生产是起点”。生产决定着消费,因此必须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民营经济供给侧的高质量发展拉动消费市场需求侧的高质量发展。 “消费敢花”对“民企敢闯”发挥显著激励效应 消费增长能够刺激民营企业扩产提能。居民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能不断调动民营企业产能,从而推动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近年来,各地政府通过“以旧换新”政策直接拉动耐用品消费,推动相关领域民营企业销量显著提升,直接支持民营企业扩产提能。同时,消费市场的活跃度也直接影响民营企业投资意愿,活跃的消费市场能够提振企业扩产能、增效能的发展信心。另外,提振消费带动的就业增长能够进一步提升居民收入,形成“收入提升-消费增长-企业扩产”的良性循环。 消费升级能够带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消费升级为导向,正推动消费形态加速变革,直播带货、无人零售、数字文旅等新业态不断发力,国货、国潮、国韵等产品备受欢迎,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慧健身等新场景潜力无限。这种消费升级趋势将影响和传导至供给侧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受到需求的激励将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不断淘汰过剩产能,抢抓转型升级新机遇,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提振消费能够强化民营经济重要地位。市场经济本质是需求导向型经济,2024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而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源泉,消费的提振必然对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产生有效激励。同时,消费的提振也对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就包含所有制结构等生产关系方面的优化完善,因此,就必须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等等,通过系列政策举措,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必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民企敢闯”与“消费敢花”进一步实现双向奔赴 把握政策红利,提振信心增强干劲。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举措,近期,又出台了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一竿子插到底”、直接拉动消费,释放出一系列政策红利。这些政策举措,都事关提振消费,其中也蕴含着民营经济重大发展机遇。民营企业应深刻领会政策意图、正确把握政策导向、抓住用好政策红利,找准提振消费的切入点、落脚点、发力点,切实消除顾虑、大胆发展。 投身创新发展,智改数转乘势而起。适应新型消费的新变化、新要求,转变传统的固有模式,加快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完善现代企业治理制度。突出数字经济渗透性、融合性强的特点,将其作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和“加速器”,主动拥抱“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有效嫁接,运用新工艺、新流程、新模式改造提升现有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实现从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履行社会责任,稳住就业服务大局。民营企业是社会就业的“蓄水池”,民营经济就业稳,则经济社会基本面稳、社会消费兴。民营企业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稳就业、促增收方面积极努力,千方百计稳经营、稳岗位,创造灵活用工场景,拓展新的用工岗位;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注重人文关怀,探索企业资本收益让利职工,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促进共同富裕,以民营经济一域之光为提振消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域添彩。 (作者单位:四川省工商联宣教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