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5-21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湖北发布15条举措吸引楚商回乡 |
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
作者:
■本报记者祝凤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876 |
|
|
|
|
|
|
为广泛发动境内外楚商回乡投资兴业,促进楚商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总部回迁、人才回乡,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推进楚商回乡工作行动方案》(简称《方案》)。 《方案》围绕分级分类建立楚商数据库、健全楚商沟通联络渠道、提升楚商对接平台影响力、服务楚商回乡项目落地见效、营造楚商回乡浓厚氛围5个方面部署15条重点任务。 《方案》提出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务实开展产业链条招商、产业集群招商和产业生态招商,大胆探索应用场景招商、要素储备招商等,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在湖北加速集聚。进而实现全省每年新增楚商回乡投资额亿元以上的注册企业1800家以上,各市(州)楚商回乡项目签约数每年增长10%以上、开工项目投资额每年增长8%以上的目标。 分级分类建立楚商数据库。《方案》突出数据互通,要求建立楚商信息库,摸排汇集湖北籍企业家、知名企业湖北籍高管等楚商信息和返乡投资项目,以及全球范围内湖北籍侨商侨领、商协会会长、港澳台知名企业家信息。建立楚才名录库,梳理在湖北生活、学习或工作过的“两院院士”“万人计划”“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和项目信息,摸排收集各行业高层次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信息。建立校友资源库,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部属高校充分发挥校友会作用,梳理校友楚商信息。建立上市企业库,收集境内外楚商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信息,引导回乡开展并购重组,推荐优质楚商企业纳入省级上市后备企业“金种子”“银种子”计划。四大核心数据库互联互通,共同组成楚商数据库。 健全楚商沟通联络渠道。强化驻外办事处招商职能,发挥省政府驻外办事处作用,整合驻地楚商及商协会资源,常态化开展楚商回乡招商工作。依托驻外办事处打造“楚商之家”,设立楚商贡献荣誉墙和楚商优品推荐库,提升在外楚商凝聚力。积极举办楚商回乡专题活动,打造在外楚商信息交流平台。主动对接楚商回乡发展诉求,完善问题反馈机制,营造在外楚商有困难和投资诉求找办事处的氛围。用好境内外商协会招商网络,依托异地湖北商会,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设立楚商回乡境内招商联络站,搭建常态化对接平台。依托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境外商协会组织,在欧洲、北美、日韩、东盟等重点国家和地区,搭建全球联系网络。 提升楚商对接平台影响力。高标准打造全球楚商大会,宣传推介优秀楚商企业和标志性项目,实行常态化沟通交流、项目对接和撮合服务,丰富内容、创新形式,使其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汇聚楚商力量、弘扬楚商精神、传承楚商文化、叫响楚商品牌的标志性活动。办好楚商特色主题活动,用好“相约春天赏樱花”经贸洽谈、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汉交会、华创会、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等品牌活动平台,嵌入式举办楚商回乡专题对接活动,打造楚商回乡招商品牌矩阵。各高校用好校友会平台,积极举办“楚商回乡校友回归”主题活动。 服务楚商回乡项目落地见效。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线上打造“楚商回乡”数字招商平台,聚焦湖北“51020”产业发展布局、重点项目信息等,提供投资信息、涉企政策等“一站式”匹配查询。线下分级设立“楚商回乡”服务站和“项目秘书”,开展“一对一”帮办代办。做好返乡项目精准对接。挖掘特色产业场景,探索开展应用场景招商、要素储备招商。依托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国际合作产业园等,搭建一批楚商回乡落地平台。开展分级分类精准服务。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大走访活动,上门服务楚商回乡。创新政府引导政策。健全完善金融服务措施,更好满足楚商回乡企业高质量发展融资需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统筹部门资金,向符合资金支持方向的楚商回乡创新创业项目倾斜,强化楚商回乡过程中的用地、用工、用能等要素保障。 营造楚商回乡浓厚氛围。强化乡情感召,调动基层组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抢抓春节、清明、中秋等楚商返乡关键时间节点,通过举办座谈会、茶话会及栽植思乡林等形式,系牢乡情纽带,激发楚商建设家乡热情。强化宣传引导,支持楚商联合会等有影响力机构开展优秀楚商评选,持续扩大楚商海内外影响力。在省级官网开辟“楚商回乡共建支点”专栏,加强对优秀企业家、人才和校友先进事迹、典型项目以及商协会突出贡献的宣传报道。强化激励导向,支持各地选聘包括异地湖北商会会长、湖北籍企业家、湖北籍高管等在内的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行业号召力的知名人士作为“招商大使”,鼓励、支持楚商利用其人脉资源、合作伙伴、关联企业,积极牵线搭桥,提供招商信息,撮合招商项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