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5-21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产业帮扶激发活力 |
——光彩事业持续推动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
作者:
■本报记者胡静波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32 |
|
|
|
|
|
|
在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准确把握新征程上光彩事业的使命任务,持续投身乡村振兴,以产业为抓手,绘就共同富裕新画卷。 在光彩事业引领下,民营企业坚持通过开展产业帮扶、合作共建等活动,以资金支持、项目建设、人才交流等方式,加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帮助对口帮扶地区,实现共同发展。 1994年至2000年,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高位推动,民营经济人士积极响应,探索推进以项目带动的开发式扶贫。 从1999年起,均瑶集团就参与了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光彩三峡行”,通过调研考察,确立湖北宜昌为开发中西部地区对口支援的重点城市并扎根二十多年,投入50多亿元资金,建设大型乳品加工基地,实施“万头奶牛养殖计划”,建造宜昌均瑶国际广场,开通了吉祥航空从上海往返宜昌的航线,不仅打通了乳业和益生菌的上下游产业链,带动就业5000多人,解决移民就业难题,还为几十万库区群众改善了居住条件,也带动了旅游业发展。 2015年,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心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中国光彩会联合全国工商联、原国务院扶贫办,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 12.71万家民营企业精准帮扶13.91万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7.32万个),产业投入1105.9亿元,公益投入168.64亿元,安置就业90.04万人,技能培训130.55万人,带动和惠及1803.8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光彩事业的产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带动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逐渐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2021年,中国光彩会联合全国工商联、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 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自2020年起,先后在和田地区、喀什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形式,带动农户种植甘草、香青兰子、菊苣等新疆道地药材。 据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录入“万企兴万村”行动台账系统民营企业1722家、兴村数1915个、兴村项目2265个,投入投资经营类项目资金85.41亿元,公益捐赠类项目资金2.9亿元。 不久前,在广州市光彩事业促进会举办的“光彩大篷车”消费帮扶项目推介会上,来自广州市乡村地区及12个对口帮扶地区的100多种农特产品在现场展销,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采购。 据了解,广州自2021年发起实施“光彩大篷车”消费帮扶项目,深入对口帮扶地区实地考察调研,帮助帮扶地区企业建立产品加工、包装、运输、营销一体化体系,依托广州消费市场帮扶龙头企业,遴选近2000种优质农特产品“入穗融湾”,持续联农带农益农带动增收致富。截至2024年3月,已累计认购帮扶地区农特产品逾1.2亿元。 在北京市密云水库南侧的走马庄村,每逢水库“开渔”,村里的特色美食街“渔街”便会迎来大量游客。近期,从事医疗产业的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邵泽营,在“万企兴万村”京郊行密云专场推介会中,实地考察密云各乡村的产业情况,并在绿水青山之间看到“渔街”升级的方向。 “计划建成一个集餐饮、诊所、实验室、会议中心为一体的功能区。”邵泽营表示,项目落成后,不仅会为附近乡村带来额外的就业和税收,还可以为村民提供近距离的常规医疗服务。 新时代以来,聚焦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民营企业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精准发力,创新打造工作品牌。 从“万企帮万村”到“万企兴万村”,光彩事业在推动乡村发展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万企帮万村”行动为实现全面脱贫目标作出重要贡献,“万企兴万村”行动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30年来,光彩事业以促进共同富裕为宗旨,“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光彩精神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理念高度契合,不断探索形成“产业+公益”“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帮扶模式,书写着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协同社会治理的新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