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5-16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楚商回乡共建“支点” 政企携手共绘蓝图 |
湖北汉川为楚商回乡兴业提供全链条服务 |
|
作者:
■云海波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88 |
|
|
|
|
|
|
今年以来,湖北省汉川市充分发挥在外楚商资源优势,开展“楚商回乡、共建支点”主题活动,推动楚商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总部回迁、人才回乡。 据统计,截至目前,共签约项目55个,合同引资320亿元。其中,产业回归企业23个,合同引资116亿元。 精准施策,聚焦商会会员 湖北省汉川市委高度重视楚商回乡工作,以武汉、上海、深圳、浙江、苏州、云南、海南等7个异地商会近千家会员企业为抓手,联合25个乡镇,共摸排汉川籍企业5000多家、知名企业汉川籍高管36人,国内外高等院校汉川籍教授学者200余人、各行业高层次专业技术技能人才245人、京津沪等地重要部门汉川籍人士122人。按职业和行业分门别类摸排在外楚商和各类人才信息万余条,收录楚商的从业行业、企业规模、投资意向等信息,更新完善汉川市楚商信息库。 汉川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召开汉川市异地商会团拜会、异地商会招商座谈会和“同心建支点,回乡种万树”暨楚商回乡招商恳谈会、“助力支点·情系汉川”高质量发展恳谈会,介绍汉川市经济社会发展、营商环境、重点产业、城乡建设等方面情况,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对外宣传汉川,踊跃参与家乡建设。对于重点跟踪项目客商、未能返乡的在外企业家,通过电话、短信致以节日问候,送上新春祝福,加强感情联络,做到楚商回乡宣传工作无死角、全覆盖。 今年以来,市、乡两级累计举办各类招商活动23次,走访对接楚商500余人次,共搜集意向项目信息近200条。 搭建平台,发展机遇共谋 拓展国内外商会资源,借助海外侨团的力量,汉川市工商联帮助汉川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南非湖北商会来汉川考察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发展。组织服装协会与浙江时尚产业联合会、义乌饰品配件协会交流,推动跨区域企业合作。汉川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与泰国GPI国际物流集团缔结友好合作,共促汉川河蟹“链”通境外市场。 汉川市委统战部举办“淘宝直播汉川产业带政策对接会”暨“数字经济实践课”培训活动,协助举办汉川四季购、中蒙俄万里茶道城市合作大会·农产品展销会、汉川服装节等行业展会节会3次,近千家企业通过节会展示产品、拓展市场。2025年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座谈会2期,分享经验、探讨问题。 汉川市工商联联合市发展改革局和市经信局精心筹备各类政策解读会2次,联合汉川市人社举办招聘会4场次。推进中职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为企业培训电商人才55人,联合金融部门组织纺织服装银企对接专场2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组织企业参加上海广州服装和童车展会,帮助企业开拓海内外市场。积极推进服装企业走出去,回乡楚商湖北雅利达制衣有限公司的作训服远销国外。 优化环境,提供全链条服务 营造回乡氛围,汉川市工商联联合汉川市融媒中心推出“咱们企业有力量”专栏,拍摄专题视频50余期,借助“寻美汉川”平台,全方位展示汉川产业优势、营商环境及发展潜力。 挖掘宣传楚商回乡创业典型案例,讲好楚商反哺家乡故事,营造“知商、亲商、安商”浓厚氛围,激发楚商“心系故土、回报桑梓”使命感。强服务,增添回乡动能。汉川市工商联充分发挥“工商联+”工作机制作用,不断提升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平台功能,完成企业诉求104件。 落实联席会议制度,组建2支法律服务团队,全面加强与公检法司等部门的联动。针对女企业家商会、青年企业家商会、汉川浙江商会和汉正服装工业城商会等,推出一对一法律顾问服务,深化“万所联万会”机制。 推广汉川市西江北河商会“互助联盟”模式,充实调解员队伍,发挥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与市纪委监委、市营商办、市经信局、市司法局等联合成立入企走访小组,开展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优化发展环境专项监督,推动解决企业诉求397个。 夯实回乡保障,建立统战干部“一对一”联系楚商制度,定期开展走访调研,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举办“汉江湾论坛”“银企对接会”等活动,搭建政企沟通平台,为楚商回乡投资兴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助力汉川冲刺全国百强再进位目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