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5-15
2025-05-15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青岛岱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皓宁:

法治赋能高质量发展,激活民企创新引擎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36
    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驶入“法治化快车道”,为民营企业破局攻坚、向高质量跃升提供根本性制度支撑。作为深耕实业的经营者,我从中深切体会到三重法治红利叠加释放:
    以法治标尺丈量公平竞争新维度。“负面清单+平等清单”双轨设计,精准破除市场准入的“玻璃门”“旋转门”,从获取要素资源到参与公共服务采购,为民营企业构建起“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三维竞争坐标系。期待在法治框架下,进一步构建“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的政商关系,让市场无形之手与法治有形之盾形成协同力,激活“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市场生态。
    以制度组合拳破解发展痛点新突破。针对民营企业“成长的烦恼”,法律直击融资瓶颈与产权保护痛点,通过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打造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机制。以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筑牢创新成果“防护墙”。这种“靶向治疗”式的制度供给,不仅为企业卸去后顾之忧,更让“研发投入—成果转化—价值实现”的创新闭环更具确定性,推动“制造”向“智造”能级跨越。
    以长效法治锚定发展预期新坐标。当政策支持上升为法律规范,民营企业迎来的不仅是“看得见的利好”,更是“触得到的安全感”。这种从“政策红利”到“法治红利”跃迁,让企业能够以十年为尺度布局技术攻关,以法治思维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将以此为契机,把法治基因嵌入企业治理,在合规经营中塑造“百年老店”气质,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彰显“民企担当”,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共生共荣。
    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民营企业唯有以法治为翼,方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蓝天中振翅翱翔。我将紧跟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度导向,锚定实业根基,点燃创新引擎,在法治轨道上书写民企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时代答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