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5-14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通过建机制、搭平台、树品牌建立多维培育体系 |
浙江海盐创新实施新生代培育工程 |
|
作者:
■顾瑾.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34 |
|
|
|
|
|
|
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以“青蓝接力”理念为引领,创新实施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工程,构建“机制+平台+品牌”三维培育体系,有效破解代际传承难题,截至目前,规上工业713家民营企业中,由新生代企业家掌舵的企业占比达48%以上。3月26日,在浙江省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上发布“盐邑商海·青蓝接力”培育工程2.0版行动计划,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海盐县通过建机制、搭平台、树品牌,建立多维立体的健康成长培育体系,破解培育规划缺乏、成长帮扶不足、教育培训偏差等问题,培育民企新生力量。 建机制,凝聚工作合力 破解培育规划缺乏的难题 建立部门协同机制。构建“1+2+N”联动体系,由县委统战部、县委社工部、县工商联牵头,联合经信、团委等部门组建专班,年初制定培育方案,动态优化“政治引领+产业适配”课程体系,确保培育科学性、连续性。 县工商联深化全省首创的“青企协+新生代”一体化运作模式,创新“总会统筹、镇街覆盖、行业联动”三级架构,在9个镇(街道)建立分会,吸纳会员企业300余家,实现重点产业新生代企业家覆盖率100%。 培育成效亮点纷呈,恒锋工具总经理陈子彦在“青蓝接力”工程助推下,成为全市最年轻的县级工商联主席;中达集团金王涛顺利完成代际传承,获评“最美新锐禾商”。新生代企业家群体已从“后备梯队”成长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搭平台,创新运行体系 破解成长帮扶不力的难题 构建“青蓝融创”立体平台。精选本土老企业家组建导师团,以“1名创一代+2名新生代”组团模式开展实战辅导,累计促成新老企业家“拜师结对”18对。 打造“政企共生”对话矩阵。升级“书记下午茶”“县长面对面”为“发展问策会”,组织政企恳谈12场,收集建议89条并转化落实80项。 拓展长三角“朋友圈”。促成新生代协会与沪杭等15个商会建立创新伙伴关系,开展对标研学10次,促成技术合作项目5个。新生代掌舵的麦斯创科技、海联锯业、迈思特液压管件等企业跻身专精特新“小巨人”标杆企业,形成“平台聚能、生态育强”的生动局面。 树品牌,夯实培育层级 破解教育培训偏差的难题 铸就“红色基因”传承体系。打造“与党同行”教育品牌,创新“红色研学+实景课堂”模式,组织新生代企业家赴井冈山、沙家浜等革命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党性教育,同步开发“红色微讲堂”,在工商联执委会设置主题分享环节,累计举办理想信念报告会8场、教育基地研学5次,覆盖新生代企业家500人次。 深化“与学同行”培育阵地,成立服务“两个健康”企业培训基地,开设总裁高级研修班和新生代经营管理培训班两个特色班次,建立“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三阶体系,每年举办专题培训班2期以上。 筑牢“亲清共融”生态防线。创新“与廉同行”护航机制,制定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加大清廉民企培育,恒锋工具、欣兴工具获评省级清廉民企优秀案例。 迭代推出“盐邑商海·青蓝接力”培育工程,聚力开展五大升级行动,助力青年新生代企业家政治传承有方向、事业传承有本事、文化传承有内涵、责任传承有担当,服务“两个健康”高质量发展。 实施“青蓝领航”成长行动。深化“盐邑商海同心汇”思想引领行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新生代企业家听党话、跟党走,系统提升新生代企业家综合素质。实施“青蓝培育”领军行动。深化“双融双强”工程,加强新生代企业家群体的全过程培育和管理,并在重点领域培育20名领军型企业家,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示范效应。实施“青蓝对话”接力行动。以搭建政企恳谈、新老企业家对话等互动平台为载体,定期举办交流活动,进一步畅通信息交互渠道,帮助新生代企业家提高认识、开拓视野、启发灵感。实施“青蓝护航”赋能行动。建立“青蓝接力导师制”,组建一批集金融、法律、人力资源等咨询服务为一体的专业顾问团队,为新生代企业家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实施“青蓝先锋”卓越行动。以“1+9”模式(即一个县级总会和9个镇街基层协会)为抓手,加强队伍建设、阵地巩扩、典型选树、政治安排,打造具有创新味、实干味、海盐味的“两个健康”工作标志性成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