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5-12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做好“游购一体”这篇大文章 |
|
作者:
■鞠实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99 |
|
|
|
|
|
|
据报道,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发布消息称,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活动期间,文化和旅游部结合“购”这个场景,开展全国“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周、非遗焕新购物月,各地联动支持机构丰富消费惠民措施和优质产品,在合作平台发放旅游购物电子消费券包,在线旅游平台推出“5·19限时爆款”,电商平台推出“5·19带货专场”,金融平台推出“5·19线上旅游购物满减优惠”。 “5·19中国旅游日”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是对当下文旅消费趋势的精准把握,更是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实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消费需求正发生深刻变革。过去,游客出行以观光游览为主,消费集中在门票、餐饮等基础领域。如今,旅游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游客不再满足于“到此一游”,而是追求深度体验与特色消费。《“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顺应大众旅游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创新旅游消费场景,积极培育旅游消费新模式。在此背景下,“游购一体”应运而生,它将旅游与购物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游中购、购中游”的全新体验,契合了当下旅游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从游客角度看,“游购一体”能极大丰富旅游体验。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这里不仅是游客感受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的景点,更是集美食、文创、手工艺品等特色购物于一体的消费场所。游客漫步古街,既能欣赏传统建筑之美,又能品尝地道小吃、选购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将旅游记忆转化为可带走的实物,让旅游体验更加立体、丰富。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游购一体”是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旅游购物作为旅游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具有高附加值、高带动性特点。据统计,在一些旅游发达地区,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可达40%以上。通过“游购一体”,能够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频次,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文旅消费的良性循环。 当前,文旅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各地旅游景区急需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旅游消费市场复苏仍需进一步刺激。此外,贸易战也需要加强内销引导。“游购一体”成为破局关键。例如,近年来海南通过打造离岛免税购物这一“游购一体”的特色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2023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突破600亿元,有力推动了当地旅游市场复苏,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因此,加快推进“游购一体”,是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促进消费回暖的紧要之举。 但要实现“游购一体”高质量发展,还需多方协同。政府部门要强化政策引导与支持,完善旅游购物基建,优化消费环境。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激励企业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加强市场监管,严打假冒伪劣,保障消费者权益。企业作为经营主体,应积极创新。旅游景区结合自身文化特色,开发兼具纪念与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在线旅游和电商平台发挥技术优势,用大数据精准推送购物信息,提升转化率。同时,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融入旅游购物全程,像苏州丝绸文化节,传播文化又带动销售。 “游购一体”是时代赋予文旅产业的新机遇,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新途径。在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系列举措的推动下,我们应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深入做好“游购一体”这篇大文章,让文旅产业在融合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