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5-09
2025-05-09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湖北省应城市电子商务行业商会: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凝聚电商发展合力

作者: ■吴高珍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966

    近年来,湖北省应城市电子商务行业商会以“红色引擎”驱动行业升级,构建“党建+”生态圈,实现组织建设、会员服务、产业发展、社会效益同频共振。
    据统计,近三年,会员企业从80家增长至168家,行业产值年增速保持25%以上,先后被评为全国“四好”商会、全国个私协会系统就业创业工作试点单位、湖北省小个专先进党组织,成为全省电商行业党建示范标杆。
    打造“三位一体”红色阵地
    商会创新“党建共建联盟”机制,联动团市委、妇联、高校等多部门资源下沉。与当地高校达成合作协议,共建电商人才实训基地,每年为商会输送专业电商人才200余名。联合妇联开展女性电商创业扶持计划,为女性创业者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同时,积极争取政府政策倾斜,成功申报多个电商发展专项项目,获得项目资金支持500万元,形成“政策+资金+项目”集成支持体系,建成集办公、培训、仓储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枢纽3处。
    打造“五心融合”服务矩阵。其中,红心党建区域定期举办党建学习活动,展示党建成果;匠心工坊邀请行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经验分享;暖心驿站为会员企业员工提供休息、交流场所;创客空间为创业团队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和设备;同心家园组织各类团建活动,增强企业凝聚力。实现10000平方米综合体多功能叠加,服务覆盖率达98%,成为会员企业交流合作、学习成长的重要平台。
    构建“双培双带”机制,把骨干培养成党员。开展“红色领航”系列活动32场,在活动中,邀请优秀党员分享创业经验和党建工作心得,组织会员企业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激发党员和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责任区15个,每个责任区明确一名党员负责人,负责区域内的业务指导和问题解决。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案例《党建引领电商产业创新发展》入选省级优秀案例库。
    构建联动教育体系
    商会建立流动党员“三色档案”管理制度,实施“五个一”联系机制(每周一问候、每月一走访、每季一座谈、半年一培训、年度一评议)。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流动党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为流动党员寄送学习资料和党建书籍300余册,确保动态管理覆盖率达100%。
    打造“线上+线下”双课堂,开发“红色直播间”12期,邀请党校教授、党建专家进行线上授课,累计观看人数达5000余人次。组织沉浸式主题教育28场。比如,参观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拓展训练等。创新“车间微党课”,将党课课堂搬到企业车间,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讲解,获市级推广,相关经验在全市党建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
    组建党员突击队3支,认领乡村振兴、技术攻关等项目21个。在乡村振兴项目中,党员突击队深入农村,帮助农户搭建电商销售平台,推广农产品。培育“党员示范岗”8个,发挥党员在工作中的带头作用。
    精准服务提升质效
    商会开创“四员入企”服务机制(党建指导员、政策解读员、创业指导员、案件纠纷协调员),建立“问题收集-分级处置-跟踪问效”闭环。党建指导员定期到企业指导党建工作,帮助企业建立党建制度。政策解读员及时向企业传达最新政策,为企业申请政策补贴提供指导。解决痛点问题107件,对接相关部门帮助30多家企业落实创业就业政策,累计获得创业、科创等奖补资金300多万元。
    构建“双创培育体系”,举办创富大赛等品牌活动15场,吸引全市200多个创业团队参赛,评选出优秀项目30个,为获奖项目提供创业资金和政策支持。培育省级创新企业2家,开展电商技能知识、创业意识培育、企业精英培养等培训活动100多场,培训人数达8000余人次。通过培训,学员创业带动就业6000余人。
    搭建“东西协作”交流平台,组织长三角数字经济考察12次,学习先进地区的电商发展经验和技术。促成跨区域合作项目8个,如与长三角地区的电商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和营销模式。技术转化率达75%,有效提升了会员企业的竞争力。
    商会打造“电商+助农”模式,建设应城消费扶贫馆1处,展示和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在城镇乡村设立电商服务站点52个,为农户提供代买代卖、物流配送等服务。开展助农直播100多场,邀请知名主播和当地农民共同直播带货,带动农产品销售超3600万元,帮扶300余农户增收。例如,通过直播销售应城的糯米、石膏工艺品等特色产品,使这些产品的销量大幅提升,农户收入显著增加。
    建立“四助”长效机制(助老、助学、助困、助残),累计捐赠物资100多万元。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为贫困学生提供学费和学习用品,帮助50名学生完成学业;举办“爱心义卖”活动,将所得款项用于帮扶困难群众、开展“爱心年夜饭”活动,为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送去温暖的年夜饭。据不完全统计,共开展特色活动26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