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5-07
2025-05-07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答好新时代“考卷”,助力陇商迈新阶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976
    陇原大地春意正浓,民营企业干劲十足。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全省上下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和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组建省营商环境建设局、民营经济发展局,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联席会议机制,以改革促发展。
    截至2024年底,甘肃省民营企业占全省企业总数比重达93.19%,全年新增私营企业7.65万户、个体工商户22.19万户;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8%,完成投资量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38.1%;全省实有规上民营企业11630家、占比83%;全省实有专精特新民营企业532家、占比76.87%……经营主体数量稳步提升、民间投资活力不断增强、企业规模持续扩大,甘肃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渐入佳境。
    "甘肃省民营经济贡献了近40%的税收、40%以上的生产总值、80%以上的科技创新企业、80%左右的就业岗位、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正是我们坚定发展信心的底气所在。"甘肃省工商联主席郭奇志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甘肃省工商联坚决落实各项政策举措,聚焦党政所需、着眼民企所盼、立足工商联所能,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更加坚定加快推动企业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决心。
    金融赋能添活力
推动政银企协同破解融资难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不断增强,真心实意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环节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4年5月以来,甘肃省工商联联合省委统战部、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开展"千企调研纾困"行动,针对金融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融资结构不合理、企业获得感不强等问题,"对症下药"开展服务工作。
    "针对总结出的问题,全省工商联系统启动了金融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接活动,围绕深入推进金融赋能民营经济,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加大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尽最大努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持。"郭奇志表示。
    甘肃省委统战部、省发展改革委、省工商联先后召开政会银企座谈会、金融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接会,与9家省内金融机构联合开展了金融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接活动,与部分民营企业面对面交流,就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省工商联与7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从完善信息平台、加大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加快产品研发、完善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常态化沟通合作。
    记者了解到,不少民营企业从金融对接活动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比如,甘肃宝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典型的资源驱动型企业,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冲击,企业存在较大资金压力,同时,正处在技术升级改造和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在采购中遇到资金短缺难题。中国民生银行兰州分行为其量身定制了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提供了2亿元的贷款,企业的生产运营迎来了“及时雨”。
    2024年10月18日至12月30日,甘肃省、市、县三级工商联通过摸底统计企业经营状况与资金缺口,及时为金融机构推送企业融资需求。省工商联联合相关金融机构赴市州、兰州新区召开金融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对接会17场次,市、县两级同步组织开展现场对接会70余场次,累计对接企业15652家。
    “金融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接活动实现了市州及省级直属商会全覆盖,做到了‘省级有部署、市州有特色、商会有平台’,取得了积极成效。”郭奇志告诉记者,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工商联与各银行分支机构通过“一对一”对接,向全省4833家民营企业授信368.266亿元,投放贷款135.272亿元,为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跑出了甘肃“加速度”。甘肃省工商联后续还将加大与国有银行的合作对接,积极搭建政银企沟通交流平台,推动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落地落实。
    商会改革强根基
强化党建引领凝聚陇商发展合力
    “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商会组织,是党中央交给工商联的政治任务,也是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的目标要求。”郭奇志表示,“为凝聚陇商力量、赋能陇商发展,更好发挥工商联在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工作中的作用,在省工商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推动成立甘肃省总商会党委,组建商会党建部,专司负责商会党建具体工作。”
    中国特色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团结凝聚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也是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甘肃省工商联把深化商会改革放在了工作的突出位置,为夯实商会党建基础、推动“两个覆盖”全力以赴。
    郭奇志介绍:“在商会组织建设方面,我们研究制定了《甘肃省工商联(总商会)吸纳直属商协会和团体会员实施办法(试行)》,旨在加强与省外甘肃商会及其他商协会的联系与服务,有效延伸了工作手臂。通过这一举措,将省工商联的管理和服务范围扩展至更多的商会组织,形成了更为广泛的网络。”
    在党建工作推进上,甘肃省工商联在2024年成立商会党建部,并明确了省总商会党委对62家省级商会党建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职责。全面摸清商会党建工作底数、有序接转党组织关系、召开省工商联直属商会业务及党建工作会议等一系列举措,更加有效地指导和监督商会的党建工作,推动各商会向中国特色商会组织迈进。
    此外,甘肃省工商联还对《甘肃省工商联直属商会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新的管理办法对商会的组织建设、党建工作以及成立、换届、重大事项报告、退出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规范。这一修订推动了商会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提升了商会的整体管理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升商会的工作效能,我们坚持每年对直属商会进行考核评价和业务培训。通过这些措施,加强了直属商会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升了商会秘书处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郭奇志表示,“我们还开展了直属商会的‘两个覆盖’攻坚行动,创建了党建工作标准化示范点和培育点,并组织开展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述职评议”。
    值得一提的是,甘肃省工商联还选派了30名机关干部担任直属商会党建指导员,深入商会一线。“要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推动商会党建工作走深走实,让党建强引领商会发展强,不断激发商会组织的生机活力。”郭奇志说。
    深化改革谋未来
多措并举探索助企创新服务
    在改革实践的推进中,甘肃省工商联系统不断认识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任务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发展信心、抢抓政策机遇,在练好“内功”上下功夫。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发挥好工商联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中的职能作用。”郭奇志向记者介绍了今年甘肃省工商联着力为企业加强服务的重点安排。
    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方面,甘肃省工商联正从健全长效合作机制着手,继续拓展政会银企融资对接平台,健全政府协调引导、部门联系扶持、金融机构主动服务、企业诚信发展“四位一体”联动机制,计划召开金融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推动各项金融助企政策落到实处。此外,要建强用好“甘肃信易贷·陇信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深化数据资源共享,强化线上融资服务支撑。
    “我们将努力推动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一些专精特新企业,加大信贷供给保障,探索更加适合中小微企业的服务模式。”郭奇志表示。
    在促进直属商会改革发展方面,甘肃省工商联计划用三年时间开展直属商会规范化建设行动,每年突出一个主题,按照“清理规范”“攻坚突破”“提质创优”梯次开展规范化建设,促进《甘肃省工商联直属商会管理办法》落地落实,推动省工商联直属商会在争创中国特色商会组织中当标杆、作表率,为民营经济发展聚力赋能。
    此外,郭奇志特别谈到,针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甘肃省工商联将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激发民营企业活力等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开展民营企业季度运行状况调查和分析,通过政党协商、政协协商、社情民意等平台,为民营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紧贴甘肃特色优势,我们要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未来产业领域积极培育壮大民营科技领军企业,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发展平台经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新业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两重’项目建设和‘两新’政策实施。”郭奇志告诉记者,甘肃省工商联计划开展民营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专题培训,引导民营企业通过数转智改,标准提升,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还要发布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典型案例,复制推广典型经验。
    此外,甘肃省工商联将持续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引导民营企业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组织甘肃民营企业积极参加世界华商大会、世界旅游经济论坛等对外经贸交流,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助推“甘味出海”主题经贸交流活动。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对标新时代赋予的新‘考卷’,我们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载体和手段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仍需深化改革、奋力破局、澎湃前行,走好‘赶考之路’,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贡献工商联力量,推动陇商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肩负起更大使命、发挥出更大作用。”郭奇志说。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