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5-07
2025-05-07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实现“双城流量”向“全球增量”转变

2025沪港企业家圆桌会在沪举行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70
    日前,由上海市总商会与香港中华总商会联合主办的2025沪港企业家圆桌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海外联谊会会长陈通出席活动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市总商会会长寿子琪,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致辞。活动由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总商会)常务副主席(副会长)王霄汉主持。
    沪港企业家圆桌会已举办三年。通过“每年轮办、主题聚焦、政企联动”的模式,构建沪港工商界常态化、高能级的对话交流机制。本次活动以“沪港携手扬帆全球”为主题,展示上海投资政策环境,发挥香港在专业服务与国际交流方面的优势,聚焦产业联动与全球化合作,促进两地企业共赴时代新赛道,为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活动共吸引沪港两地机构和企业代表200余人参与,交流合作经验,共商双城协同发展新路径。
    会议强调,沪港企业家圆桌会要以企为桥,推动两地企业家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相互赋能、相互支撑,在科技、金融、专业服务等领域实现更加广泛的合作和联动;要对接沪港城市所长、世界所需,联手走出去,发挥我国在工业制造、新能源、新基建等方面的优势,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要汇聚沪港企业家爱国心,成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堡垒,坚定地看多祖国,做多祖国,画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同心圆。
    寿子琪指出,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双引擎”,沪港需以合作之力破浪前行。希望双方共谱合作新篇,打造互利共赢新格局。要深度对接国家战略,发挥双城优势,实现“双城流量”向“全球增量”的转变;深化机制对接,促进协同发展。共拓创新蓝海,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要依托两地高校、人才资源,加强国际项目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协同,打造“中国智造”新名片;紧扣新质生产力要求,共谋双向赋能新机遇。共践责任担当,构建开放包容新生态。要用好平台共建合作机制,共探新兴市场;聚焦金融、航运、科创、专业服务、城市治理等领域,助力提升两地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能级;共同应对全球性课题,共塑可持续发展名片。
    蔡冠深认为,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沪港两地产业和企业可从四个方面加强联动,开拓新商机。第一,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运用法律、税务等专业服务经验和资源,为上海企业出海提供专业服务。第二,香港和上海都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两地金融机构可加强合作。第三,上海在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具有强大实力;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研发能力和科创基础设施,双方可优势互补。第四,香港和上海都是海外投资者进入内地市场的重要窗口,沪港可以进一步做好机制对接。
    活动现场,上海市总商会、香港中华总商会共同与汇丰中国、交通银行(香港)签署跨境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活动专题对接环节,设置“金融服务”“法律咨询”“产业园区”三大专区,近百家企业参与洽谈。香港的近律师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上海仕卿等两地专业服务机构围绕知识产权保护、税务合规、人力资源管理等话题向与会企业做系统宣介;上海千寻网络、商汤医疗、万得信息、英方软件、珍岛集团及海神机器人等企业,分别就大模型及AI技术落地、机器人应用等项目展开路演分享。(杨联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