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4-29
2025-04-29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我国将出台多项举措稳就业稳经济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107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进行了研究……4月28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
    成熟一项出台一项,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根据外部影响程度动态调整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从去年党中央部署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以来,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紧盯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动态更新完善政策工具箱。"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会上表示,若干举措的出台实施将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能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此次出台的若干举措具体包括五方面内容。
    在支持就业方面,主要包括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加强就业公共服务等几项具体举措。
    在稳定外贸发展方面,主要包括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扩大服务产品“出海”,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等几项具体举措。
    在促进消费方面,主要包括扩大服务消费,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推动汽车消费扩容,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等几项具体举措。
    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主要包括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几项具体举措。
    在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方面,主要包括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等几项具体举措。
    “以上政策都注重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赵辰昕透露,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积极会同各有关方面抓好若干举措落实,同时还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常态化、敞口式做好政策预研储备,充分备足预案,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出台增量储备政策。
    发挥内需主动力作用,进一步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活力和潜力
    当前,内需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从今年一季度情况看,各项宏观政策进一步持续发力显效,内需潜力在加快释放。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特别是3月份增长5.9%,创去年以来月度最快增速。消费贡献率达到了51.7%,比去年全年提高7.2个百分点。
    赵辰昕表示,发挥内需主动力作用,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做强国内大循环。下一步,在提振消费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陆续下达第二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还将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发展的支持。同时,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抓紧出台各领域专项措施,指导限购城市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在扩大投资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社会领域投资,制定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建设停车位。
    “在畅通循环方面,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开展为期半年左右的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加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同时,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人工智能与60个重点行业方向、700个基础场景深度融合。”赵辰昕表示。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围绕“两稳”政策措施,推出细化举措,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强大国内市场更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
    首先,扩围提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去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已有超过1.2亿人次享受到真金白银的补贴优惠。下一步,将持续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能,让消费者更快更好享受政策红利。
    其次,推动汽车流通消费改革。组织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鼓励相关地区优化汽车限购限行措施;建设全国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打通数据孤岛,畅通二手车消费;支持地方发展汽车改装、房车露营、传统经典车等汽车后市场,发展汽车运动和汽车文化,延伸汽车消费链条,着力培育汽车消费新增量。
    同时,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盛秋平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支持服务消费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开展“服务消费季”等扩消费活动,打造服务消费热点。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放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
    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在第五届消博会启动“购在中国”系列活动,部署各地聚焦首发经济,围绕精品购物、精致美食、精彩旅游、精美展演四大领域,举办首发首秀首展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
    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工作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各项政策协同发力,督促银行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货币信贷保持合理增长。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万亿元,同比增长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3万亿元,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265万亿元,同比增长7.4%。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经营主体和居民利息负担持续减轻。今年3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大约为3.3%,同比下降了0.45个百分点;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大约为3.6%,同比下降了0.55个百分点。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稳就业、稳增长重点领域,精准加力做好金融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表示。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先后组织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和推进会,出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坚持“一视同仁”理念,破除所有制歧视,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邹澜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持续加大金融资源要素投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持续抓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落实,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科技、绿色低碳、促进消费等领域,加大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督促金融机构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积极满足民营外贸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
    同时,更有针对性地拓宽民营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发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作用,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推广“两新”债务融资工具,支持民营企业等主体发债融资。用好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满足民营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资金需求。完善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提高民营企业利用外资的效率。
    邹澜表示,更大力度推动完善民营企业融资配套机制。全面推广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运用,研究建立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破解民营中小企业信用不足、信息不对称等融资制约。继续加强金融与财政、产业等政策的协同,共同营造更优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