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4-23
2025-04-23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养老规划师等新职业亟待规范发展

作者: ■李雪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56

    伴随老年经济兴起,养老规划师、养老经纪人等岗位招聘信息出现。据报道,有的岗位招聘属于“挂羊头卖狗肉”;有的从业者凭借专业能力,成为个性化养老方案的定制顾问。专业人士建议,建立相关认证体系,让从业者有章可循、服务有标可依、监管有迹可查。
    目前养老规划师并无明确定义,其称呼也是五花八门,只是瞄准的目标都是有潜在养老需求的老人,为老人及其家属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等,并从中收取费用。而养老规划师、养老经纪人、康养顾问等岗位招聘信息的,多为金融保险机构、养老机构、康养地产项目运营商及养老社区等商业主体,其业务属性与“销售导向”高度绑定。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养老规划师的招聘宣传,声称“工作内容简单,轻松月入十万元”,但实际并非如此,很多都与养老没有直接关系。诸如,保险公司的规划师是卖保险,养老公寓的是卖房子,还有一些是卖旅游产品与保健品。市场中也不乏打着专业旗号,以“高端养老方案”“定制化服务”为幌子,诱导老年人预付高额费用,甚至实施集资诈骗。
    诚如此前有受访专家指出,当前养老产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行业内企业良莠不齐,新职业的业务范畴定义存在模糊空间,仍需进一步完善标准。事实上,确实如此。涉及养老范畴的新职业,不应成为套路。对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当给予重视,要加强监管力度,制定更严格的法规和行业规范,谨防以养老规划师为名侵害老龄群体利益。
    亟待完善相关体系建设。业内人士就建议,管理部门要明确养老规划师从业者需具备老年医学、金融理财、法律伦理等复合知识,建立标准化的服务流程认证体系,并推行信用评级认证体系。这十分必要。如此,就能实现让从业者有章可循、服务有标可依、监管有迹可查。当然,这也正需要相关部门及企业共同发力,为公众提供好相关服务。
    也须强化对市场的监管执法。一方面,对形形色色的“规划师”做好监管和引导,对其中涉嫌虚假宣传、虚假招聘,以及诱导老年人预付高额费用、实施集资诈骗等,应强化依法打击;另一方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当与行业协会、养老机构联合搭建信息平台,整合机构资质、服务内容、价格标准、用户评价等数据,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终归而言,养老市场乱象终究是市场不规范所致。此外,诚如媒体报道的现象,有人借养老规划之名,用精心设计的话术剧本,击中求职者的职业幻想与老年人的养老恐慌。于求职,面对“无门槛”“高收益”的新职业诱导,要增强风险防范、信息安全和依法维权等意识。于消费者,同样要注意养老类集资诈骗风险,谨防上当受骗。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