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4-16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湖南岳阳市工商联: |
多点发力,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 |
|
作者:
■章勇葛取兵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517 |
|
|
|
|
|
|
近日,湖南省岳阳市工商联牵头组织相关金融机构、法律顾问团成立4个联合调研组,深入全市41家商会协会、11个工业园区、35家会员企业、11个县(市、区)20家市直单位和部分个体工商户,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四进四送”(进商会协会、进园区、进企业、进门店,送政策、送法律、送金融、送服务)专项活动,这是岳阳市工商联构建“三维赋能”体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岳阳市工商联积极作为,创新构建政策赋能、服务赋能、环境赋能的“三维赋能”体系,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岳阳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758.93亿元,占GDP比重73.3%,经营主体突破62.2万户,成为推动岳阳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打造政策赋能“强磁场” 不久前,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向岳阳市“营商清风101”调研组反映,公司路口一到早晚高峰期,交通特别拥堵,每年都会发生6、7起交通事故。 专项行动调研组接到投诉后,迅速了解情况,发现该道路属于快车道,除早晚高峰期外,其他时段并不拥堵,便协调公司所在地的县交警大队即知即办。 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县交警大队不但在这里设置了减速带、标识牌,安排交警上路,还给企业员工上了一堂道路交通安全课,切实解决了员工上下班难的问题。 这是岳阳市工商联为企业搭建起与政府部门直接沟通的平台的一个侧影。 政策的精准供给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岳阳市工商联围绕这一重点,助力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负降本增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新时代“两个健康”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多方面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 同时,岳阳市工商联还建立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推动领导干部联系商会协会、民营企业纾困解难专项服务、民营企业家建言资政沟通等制度落地。此外,岳阳市工商联通过设立“岳阳企业家日”和举办“企业家沙龙”活动。目前,在“企业家沙龙”活动中,岳阳市累计解决企业诉求2300余件,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在融资政策方面,岳阳市工商联联合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商会授信”“商会担保”“联保贷款”“银企洽谈”等模式。建设银行岳阳市分行与市工商联主动走访对接融资需求,为某从事生化农药研发和生产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1个多月内发放2.1亿元设备更新贷款。该企业技改后,生产线产能可提升3万吨,预计年产值增加14亿元,新增210个就业岗位。 截至2024年末,岳阳市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贷款签约金额54.5亿元,当年新增“两新”贷款22.8亿元,贷款余额居湖南省市州第一位,新增额占全省三成。 构建要素保障服务“全链条” 岳阳市工商联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信心不足,市工商联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民营经济人士先进事迹,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入选“三湘民营企业百强榜”“新湖南贡献奖”先进企业和先进个人。同时,组织召开全市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评选表彰岳阳优秀民营企业30家、优秀岳商30人,发布民营企业30强榜。出版《岳商40年·40人》一书,组织媒体发布《岳阳民营经济逆势破局的“密码”——岳阳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开设“岳商风采”栏目,宣传报道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 针对企业发展的各项要素保障,岳阳市工商联精准发力,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助力其茁壮成长。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岳阳市工商联协同推动组建“校企发展共同体”,促成15所高校与42家重点民营企业建立人才定向培养机制,2024年高校毕业生留岳率从30%提升至45%为民营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3800余人,有效缓解了企业人才短缺问题。 自去年岳阳市多位民营企业家提出“加快推进岳阳市大数据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建议后,岳阳市工商联积极推动岳阳智慧物流园建设“智慧物流大脑”平台,实现配送效能提升30%以上,配送成本节省20%以上。 此外,岳阳市工商联联合市税务部门召开建筑、餐饮等行业“税商联动同心助企”座谈会,税务工作人员现场为企业家解答涉税问题,解读最新税收优惠政策,提供精准服务。 在招商引资和商会建设上,岳阳市工商联建立完善湘商数据库,大力推进异地岳阳商会建设,已组建异地岳阳商会17家,异地县(市、区)商会达31家。上海市岳阳商会积极响应,组织多家会员企业返乡投资兴业。 自2024年1月以来,岳阳市工商联借助异地商会优势,成功引进多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近年来,岳阳市工商联还创新服务模式,出台《岳阳市企业家“绿卡”实施办法》并做好“企业家绿卡”发放和管理工作,营造尊商、安商、亲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织密权益保障“防护网” 近日,湖南省发布《关于对实施“八大行动”表现优异单位予以表扬的通报》,岳阳市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因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省政府的通报表扬。 近年来,岳阳市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在岳阳市工商联的指导下,常态化开展民企权益保障活动。2024年共受理并有效处理维权案件10余起,调解案件109起,促成依法不起诉企业8家,有力保障了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岳阳市工商联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监测体系,在12个重点行业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2024年涉企执法检查频次同比下降42%,企业满意度提升至95%以上。 在账款清欠攻坚中,市工商联推动出台《账款清理三年行动方案》,建立预警机制。岳阳某电气公司被拖欠的1800万元工程款,通过“府院联动”机制3个月内全额收回。 为破除市场壁垒,岳阳市工商联通过调研和集体提案的形式,推动全市实施“阳光招标”工程,在市政工程项目中率先取消所有制限制,2023年民企中标率提升至68%。 岳阳市工商联通过构建“三维赋能”体系,在政策制定、服务优化、法治保障等方面多点发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两个健康”的岳阳答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