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4-14
2025-04-14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重视关键要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作者: ■何翠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34

    国务院近日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简称《规划》)提出,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到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
    《规划》为我国农业未来十余年的发展锚定了清晰方向,成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也向社会释放了强农重农的重要信号。农业是国家社会稳定的基石,农业强是国家强大的根本保障。农业农村稳定为整个国家与社会应对风险与危机增强了底气,乡村全面振兴也为解决就业、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等提供了较大空间。
    《规划》提出当前工作重点,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全环节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进一步深化农业对外合作,培育农业国际竞争新优势;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现代生活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别。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目前我国粮食总体上仍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有观点呼吁,应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规划》凸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的重要性,强化“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强调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规划》还涉及“三农”的方方面面,概括起来,即紧抓核心问题、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笔者认为,当前,农业核心问题除了粮食安全外,还包括在农业强国、乡村全面振兴中充分重视关键生产要素问题。对于农业发展,土地、劳动者、技术、资金等是关键的生产要素,但在技术与资金越来越成为主导生产要素的当下,农业发展还应充分重视土地生产要素与劳动者生产要素,技术经济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以人为本。《规划》强调“共建共享、富裕农民,注重保护小农户利益”“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就是紧紧围绕了劳动者这个要素。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规划》提出,“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培育农业国际竞争新优势”“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等,回应了当前的焦点话题。笔者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核心任务。这不仅意味着技术进步与创新应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发展,而且意味着人的就业与生存空间的拓展与延升以及生存环境的改善,即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此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资金的投入与效益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确保农业资金流向“三农”、激励农业资金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更是重中之重。
    《规划》为我国农业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更为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接下来要结合实际,抓好《规划》贯彻落实,从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入手,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农业可溯源标准化发展等,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助力建设农业强国取得明显进展,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