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4-14
2025-04-14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释放新信号

作者: ■屈亚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846

    近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一则消息振奋人心:2025年一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大幅上升,达到了2020年以来的最高值,为89.5,较去年四季度上升0.5点。这一数据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值得深入剖析与思考。
    行业表现方面,社会服务业、工业、交通运输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业的中小企业在一季度表现尤为亮眼。社会服务业作为贴近民生、涵盖多元业态的领域,中小企业的活跃反映出居民消费的强劲复苏。随着假日经济的火热,旅游、餐饮、住宿等细分行业里的中小企业凭借灵活的经营策略和对本地市场的深入洞察,迅速捕捉消费需求,在其中分得一杯羹。工业领域中小企业的良好表现,则是我国制造业韧性与活力的体现。尽管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挑战,国内工业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国内外市场,成为稳定工业经济的重要力量。交通运输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工业生产、消费市场的繁荣紧密相连,物流需求的增长为其提供了广阔的业务空间,它们在优化运输路线、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持续发力,保障了物资流通的顺畅。信息传输软件业中小企业更是站在时代前沿,受益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在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等细分赛道不断创新,以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自身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中小企业开工率的显著提升同样引人注目。一季度,完全开工的企业占比相比去年四季度上升1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更多企业全面投入生产运营,释放出强大的产能。开工率的提升背后,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层面,去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在今年一季度持续释放效益。这些政策涵盖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金融支持等多个维度,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缓解了资金压力,增强了企业扩大生产的信心。市场层面,假期消费的振兴为中小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订单。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期间,消费市场的火爆带动了相关行业的繁荣,中小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加大生产力度。各地抢抓开局的积极氛围也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地方政府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产业配套等举措,助力中小企业顺利开工,实现“开门红”。
    市场指数方面,据报道,在被调查的8个行业中,信息传输软件业、社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工业5个行业上涨明显,充分显示市场需求稳步向好。市场需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需求的增长意味着企业产品有更广阔的销路,能够实现营收增长与利润提升。以批发零售业为例,随着消费市场的复苏,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增强,批发零售企业的销售额随之增长,企业库存周转率加快,资金回笼速度提升,进而有更多资金用于拓展业务、优化供应链。同时,社会服务业、建筑业等5个行业企业投资意愿改善,这是企业对未来市场前景充满信心的直接体现。投资意愿的增强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技术研发投入等,促进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为行业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
    这一数据的积极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深远意义。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是数量庞大的经营主体,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的提升,首先意味着就业形势将进一步稳定向好。中小企业以其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吸纳了大量不同层次的劳动力。企业开工率上升、经营状况改善,将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进而促进消费,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其次,中小企业的活跃发展将增强我国经济的韧性。在面对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挑战时,中小企业凭借其灵活性和创新性,能够快速调整经营策略,适应市场变化,为我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提供缓冲。再者,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将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信息传输软件业等行业的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为传统产业赋能,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为了让中小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仍需共同努力。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精准扶持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门槛,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企业自身则需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优化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积极拓展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与支持,通过提供技术咨询、人才培训、市场信息等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