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4-09
2025-04-09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优化保险资金监管助力资本市场发展

作者: ■王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75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旨在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这一政策调整是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的背景下展开的,对于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具有重要意义。
    保险资金作为金融市场中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其投资方向和规模一直备受关注。长期以来,合理引导保险资金的配置,既能保障保险行业自身的稳健运营,又能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优化保险资金监管政策,对于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至关重要。
    从政策内容来看,此次调整具有诸多亮点。首先,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并且简化了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这一举措为保险机构进一步拓宽了权益投资空间。根据富国基金测算,保险行业2024年资金运用余额为33.26万亿元,若用足权益资产比例上限,可带来1.66万亿元增量入市资金。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保险资金的大规模进入将显著增加市场的流动性。长期以来,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大量稳定的长期资金支持,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的特点,其加大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能够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有助于提升市场的估值水平,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对于实体经济而言,更多的权益性资本投入意味着企业将获得更多的直接融资支持。企业可以将这些资金用于扩大生产、技术研发、设备更新等,从而促进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推动实体经济的繁荣。
    其次,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明确保险公司投资单一创业投资基金的账面余额占该基金实缴规模的比例不得高于30%。这一规定旨在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股权投资力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这些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在发展初期往往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保险资金的介入能够为这些新兴产业提供宝贵的资金支持,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产业化发展,精准高效地服务新质生产力。通过投资创业投资基金,保险资金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同时借助专业投资机构的力量,更好地筛选优质项目,提高投资效率,促进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再次,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明确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不再单独计算投资比例。这一举措对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完善养老保障体系迫在眉睫。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其发展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以往单独计算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投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保险机构的投资策略和资金运用效率。此次政策调整后,保险机构可以更加灵活地配置资产,提高资金的整体收益水平,从而为投保人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养老保障产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居民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增加养老保障的积累,还能促进保险行业在养老领域的创新发展,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市场的繁荣。
    当然,在看到政策积极意义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潜在的风险。随着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的提高,投资风险也相应增加。权益类资产的价格波动相对较大,保险机构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监测、控制和报告机制。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产负债匹配情况,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力度,确保保险资金的安全稳健运行。一方面,要密切关注保险机构的权益投资行为,防止出现违规操作和过度投机现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保险资金投资的透明度,让市场参与者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保险资金的投资情况,增强市场信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此次对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的调整,是优化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发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优势具有深远意义。这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