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3-20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宁波八方彩印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奇峰: |
用新的时代思维延续老一辈奋斗故事 |
|
作者:
■林宏伟王少波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958 |
|
|
|
|
|
|
“我们要的不是‘小打小闹’的改造,而要让工厂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成果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宁波八方彩印包装有限公司(简称“八方彩印”)董事长毛奇峰日前表示。 毛奇峰说,八方彩印要的是通过一系列改造,进一步为企业降本、增效、提质,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铺平道路。 毕业于宁波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的毛奇峰,带领员工不断创造新业绩,作为八方有爱·青年公益梦想金创始人之一,先后担任宁波市包装协会副会长、宁波市海曙区包装协会会长,是宁波市鄞州区慈善总会永久会员,被评为宁波市鄞州区区级先进工作者、宁波市优秀企业家、宁波市包装行业优秀企业家、鄞州区十佳青联委员。 变中求进 守业创新 毛奇峰于1999年遵从父命进入八方彩印,担任董事长助理。初生牛犊不怕虎,上任伊始,他就以敢攀登敢拼搏的精神和胆识大力整合市场资源,将原有市场区域划分得更加科学合理,出台相应销售经营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明确职责;大力开展技术改革,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提高生产力。依靠全员共同努力,当年创出历史最高生产量。 2002年,因为工作业绩出色,毛奇峰正式从父亲手中接棒担任董事长。那一年,他才25岁,风华正茂。肩负父辈的期望,他用新的时代思维延续老一辈的奋斗故事。 “世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企业就是要顺应时势、变中求进。”为让八方彩印在自己带领下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他用在不同岗位历练的经验,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国际化的开阔视野以及时代最新科技前沿信息,锐意进取,扩大生产规模,进行产品整合,淘汰老旧设备,专注瓦楞纸板生产与水墨印刷。 2014年,公司成立技改小组对公司生产设备、地面物流做出整体规划。更换了新的流水线设备,新增多台先进的印刷设备,厂区物流自动化。同时,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努力创造和谐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和谐的八方文化。 在毛奇峰带领下,企业先后荣获宁波市包装行业十佳和宁波百强企业、制造业百强企业、实力印刷企业等社会荣誉。 数字化革命 刀刃向内 眼下,这家已在瓦楞纸板行业摸爬滚打50余载的企业,正在经历一场刀刃向内的“数字化革命”。 在毛奇峰的办公室里,一张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项目的总体推进表被摆在最显眼位置。在这张推进表上,大到数据平台蓝图方案的设计,小到一辆RGV(有轨制导小车)的调试,所有项目的进度被一一标记。从中不难看出,这是一场始于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数箭齐发”,毛奇峰的目光已从生产线重塑转向数据价值创造。 进入生产车间,毛奇峰指着一摞摞纸板介绍,以前原材料的运送由人工完成,一个车间大概需要60名工人。现在,车间的工人少了,海量的工作交给了传送带和RGV。通过打通各个工业软件之间的数据孤岛,八方彩印将实现生产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利用。 他算了一笔账,等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完成后,产品的交付周期将从原先的72小时压缩至24小时,且损耗减少50%。从整个产业链的联动来看,下游的库存压力也会随之减少,采购周期大幅缩短。 别看现在成效初显,刚开始的时候,企业上上下下备受煎熬。一方面,改造投入高达6500万元,这是企业几年的利润;另一方面,员工的不理解也让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进展缓慢。 当时,八方彩印既要保证生产,又要逐渐向新系统过渡,不少员工的传统生产理念与新的生产方式格格不入。司机等着装货,生产线的员工跟着着急,就想着手动调整流程,结果越急越乱。为尽快完成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八方彩印不得不主动缩减产能。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毛奇峰说,生产线发生的变化,说明八方彩印的努力没有白费。 致富思源 回报社会 八方彩印长期以来秉承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在企业发展壮大,公司资产迅速增长的同时,并未忘记回馈社会、帮助弱势群体。毛奇峰是一位乐善好施的慈善家,自担任公司董事长以来,一直热心关注社会公益,这一切都源于他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对慈善事业的追求。 毛奇峰始终坚持“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原则,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创办了“八方有爱·青年公益梦想金”“八方慈善基金”,并且积极参与投资五水共治、森林鄞州、鄞州绿色碳基金、大鸾翔宇慈善公益基金会活动等。 针对社会上残疾人就业困难、生活困难等状况,毛奇峰与各方残联组织沟通配合,积极吸纳残疾人来公司就业,目前共有60多名残疾人分布于公司各岗位。同时公司每年出资帮贫助困,积极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专门出资100万元创建八方爱心助学基金,每年定向资助高桥镇范围内的贫困学生,并和四川贫困学子结对助学。 (图)毛奇峰(左)在物流自动化操控平台上了解发货进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