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3-09
2025-03-09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开局总体平稳

作者: 【记者宋寒业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69
    海关总署日前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4万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出口3.88万亿元,增长3.4%;进口2.66万亿元,下降7.3%。
    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明显,前两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3.69万亿元,增长2%,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6.4%,比去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5万亿元,增长1.6%,占我国出口总值的64.2%;进口1.19万亿元,增长2.7%,占我国进口总值的45%。
    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91万亿元,下降0.3%,占我国外贸总值的29.2%。其中,出口1.08万亿元,增长6.9%;进口8299.1亿元,下降8.3%。国有企业进出口9250.4亿元,下降13.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2%。其中,出口3007.4亿元,增长6.6%;进口6243亿元,下降20.6%。
    “高基数和价格因素叠加导致出口增速回落,‘抢出口’效应仍存。”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2月出口环比增速仍高于历史同期均值,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出口韧性较强。
    “当前外需整体上稳中趋弱,但仍有一定韧性。”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美元计价,1-2月出口额同比增速为2.3%,较2024年12月大幅回落8.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2024年为闰年,而且工作日比今年1-2月多2个,再加上上年初外需较强影响,2024年1-2月出口额基数偏高,会压低今年1-2月出口额同比增速。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初进口偏弱,1-2月进口额同比较大幅度转负。“背后主要受内需不振、贸易战影响出口环节进口需求以及1-2月日历天数和工作日天数少于上年同期等因素影响。”冯琳表示,1-2官方制造业PMI指数中的进口指数仍处于收缩区间,显示内需不振对进口的影响依然存在;其次,历史数据显示,贸易战对进口的传导速度较快,或因企业对贸易战将影响后续出口订单的担忧,会抑制企业对生产出口商品所需进口原材料和中间品的备货需求。
    伍超明表示,预计2025年出口呈前高后低走势。一是全球央行降息降低资金成本与全球制造业需求回升,均对全球商品贸易量形成支撑;二是价格因素短期对出口增速的拖累作用有望缓解,但趋势难改;三是外贸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将加大出口增速的波动,我国仍面临更高的关税威胁,“抢出口”导致部分出口需求前置将对短期出口增速形成一定支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稳定对外贸易发展”,具体措施包括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强化企业境外参展办展支持,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培育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增长点等。
    冯琳认为,预计今年将把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的条款纳入更多双边自贸协定,壮大外贸新动能;通过稳妥推进与更多国家商签互免签证协定等方式,强化外贸企业服务保障,帮助外贸企业稳定、开拓海外市场,稳住商品贸易基本盘,同时通过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