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3-03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为创新服务中小微企业举措点赞 |
|
作者:
■何翠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94 |
|
|
|
|
|
|
近日,北京市推出中小微企业“首贷贴息”金融政策、中小微企业线上服务地图以及支持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等多种举措。北京市多措并举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引发关注。 据了解,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五部门日前共同印发了《北京市中小微企业首次贷款贴息实施细则(2025年修订版)》。有观点认为,政府出台首贷户贴息实施细则,通过“银行减免+政府贴息”进一步发挥财政金融联动作用,降低首贷企业实际融资成本。 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小微企业线上服务地图,北京科技型小微企业负责人表示,以前寻找创业孵化和技术支持服务等,多方打听、四处奔波,费时费力,现在有了中小企业服务地图,只需在电脑或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找到服务平台,还能直接联系获取服务。北京中小企业服务地图可谓创新之举。 谈到中小企业发展困难,不仅是具体的融资难问题,其本质还是要回归到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需要不断创新与完善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许多中小企业在寻找政策支持、创业孵化、技术支持、金融支持等服务时面临诸多困难。北京中小企业服务地图提供了一种参考与借鉴。 据了解,该服务地图覆盖全市各区(含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整合了175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109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企业通过线上中小企业服务地图,可轻松查找附近的服务载体,精准了解其单位名称、办公地址、服务电话、服务内容等信息。中小企业服务地图让各种支持平台与服务一目了然,让中小微企业减少各种内耗成本,我们不得不为这样的中小微企业服务工作创新点赞。 近年来,我国对中小微企业服务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提升。针对破局小微企业融资难题,2024年10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文,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正式启动,可谓破局之举。据最新消息,自工作机制启动以来,各地累计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超过5000万户,授信超过10万亿元;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余额近7万亿元。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初见成效。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进会强调,坚决消除阻碍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的各种隐形壁垒。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及时推出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可谓创新破局之举,各地方银行走访中小微企业,主动与中小微企业链接,搭建银企桥梁,积极对接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让金融活水真正地滴灌到经济发展的基层细胞。 随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各地也积极推出各种创新举措。比如,民生银行重庆分行“千企万户大走访”,通过网格化服务深入街道、商圈,对接小微企业需求;成立专班对接政府部门,开展行业专场活动(如印刷、酒店行业),推动贷款直达基层。截至2024年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户数突破4.2万户,贷款余额近236.8亿元,较上年增长超5.2亿元。 又如,河北数字工商联平台,由工商联联合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及税务部门构建三级联动服务,提供线上信用贷款申请及信用修复服务,无需线下办理。截至2025年2月,该平台已覆盖65万户企业,累计贷款金额达782亿元,并帮助超1.7万家企业修复信用记录。 随着中小微企业服务工作的不断创新提升,迎来的不仅是好评,更是中小微企业的不断成长与活力。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北京市共有在营中小微企业199.1万家,日均新设企业640余家,中小微企业活力渐显。 激发中小微企业发展活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需不断创新的精神与思路,以创新谋发展,让我们为中小微企业服务工作不断创新点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