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2-28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大连市甘井子区率先实现街道商会组织建设两个“全覆盖” |
坚持党建引领 激发商会活力 |
|
作者:
■范业民周太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862 |
|
|
|
|
|
|
近年来,大连市甘井子区工商联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及辽宁省和大连市关于商会改革发展的有关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改革赋能,积极推进街道商会规范化建设,不断激发基层商会组织活力,商会的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发生变化,在全市率先实现街道商会两个“全覆盖”。 聚焦高位谋划,凝聚推进合力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在凝聚多方合力、明确建会标准、完善运行机制上下足功夫,为街道商会发挥作用打下坚实基础。 区委高度重视街道商会建设工作,专门听取情况汇报,安排部署具体工作。区委统战部部长主持召开街道商会规范化建设推进会,从而有力推动街道商会的登记注册。 实行“三级联动”建立“区级调度、街道主导、商会发动”的常态化联动工作机制,出台《甘井子区促进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实施方案》《区级领导联系街道商会和民营经济人士交友机制》,将街道商会建设工作纳入区委绩效工作考核内容,促进资源向街道商会倾斜。把注册工作作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一把手”工程,向下压实责任,为商会发展破题解难。 区工商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专题研究街道商会规范化建设工作,主要负责同志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积极履行业务主管单位职责。与区民政局横向沟通,为街道商会注册开设了“绿色通道”,使街道商会注册工作步入快车道。截至2024年末,全区13个街道全部建立基层商会党组织,登记注册率达到100%,在大连市率先实现两个“全覆盖”。 聚焦队伍建设,夯实建会基础 推动高素质会员队伍建设是商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建设一支有政治方向、有责任担当的民营企业家队伍,是持续筑牢党在商会的执政基础。 吸纳优质企业入会,确保商会组织有力。商会承担着联系全区民营企业的重任。坚持基层商会作为会员发展的主渠道,以扩大会员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为原则,切实把那些思想品质优、社会贡献大、公众形象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吸收到各级商会中来。建立纵向依托街道商会推荐和横向依托政府部门推荐的人才挖掘机制。制定《甘井子区“智慧甘来”民营经济人才集聚计划》,目前,已发展会员2000家,建立民营经济人才库200人。 选配好商会领导班子,夯实街道商会组织建设根基。借街道商会组建之机,认真物色一批政治站位高、有格局、讲奉献、感召力强的会长和副会长领头人及务实担当执行力强的秘书长,明确职责分工,开好头,确保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带领街道商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确保商会正确方向。引领基层商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各类学习培训活动,大连湾商会组织10余人赴南京、沙家浜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学习参观活动,辛寨子街道商会组织100多家会员企业代表赴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开办了“民营企业家高级研修班”。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爱国主义热情。 聚焦品牌建设,提升服务质效 坚持政治兴会,持续推进商会“党建+统战”工作全覆盖,增强商会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培育商会“党建+服务”工作品牌,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会员为重心,通过建立健全商会各项制度,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新路径。 树立品牌典型,带动整体发展。打响大连湾街道商会“非公企党建联盟”和辛寨子街道商会“牵手千企同心盟”等一批有特色、有品牌、可学可借鉴的示范点。把商会建成政治引领、服务发展、回报社会的“民营经济人士之家”。大连湾、辛寨子街道商会多次被评为全国“四好”商会。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企业发展。聚焦“政治引领、民企赋能、能力提升、回报社会”,以多元化的形式广泛收集企业所思所盼所想,为企业疏堵、赋能、减负,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托“甘联大讲堂”“甘商会客厅”服务品牌,2024年共举办12期培训活动和2期专题培训班,线下辐射企业家635人次。携手甘井子区企业服务中心打造“甘心办——益企播”网络直播助企栏目,探索企业服务模式多样化和实用化,线上直播16期,浏览量达3174人次。2022年以来共收集民营企业诉求888件,解决869件,办结率达97.86%。帮助105家会员企业成功贷款达50亿元。 下一步,甘井子区工商联将加强对街道商会改革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细化街道商会党建工作措施,以服务企业为抓手,加强政企交流,及时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强化商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建设政治过硬、服务有力、运行规范、充满活力的现代商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