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2-19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企地携手 干群一心 全域推动 |
重庆桥头镇“五联五共”打造兴村新样板 |
|
作者:
■本报记者郭钇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92 |
|
|
|
|
|
|
近年来,重庆市石柱县桥头镇积极探索“五联五共”模式,引导、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筑牢企地合作、互助共赢的长效机制,走出一条产业振兴有特色、企业发展有活力、集体增收有门路、群众致富有渠道的改革发展新路子。 2021年,桥头镇被纳入重庆市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丰厚的资源、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各方经营主体到桥头镇投资兴业,乡村振兴的大趋势、大形势为桥头镇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难点问题,如资源优势发掘不够、招商引资环境不优、产业发展业态不多、经营主体培育不强、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为此,重庆市桥头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学习先进经验、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支部联建共绘蓝图。为增强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发展动力,桥头镇主动在力量汇合、理念融合、资源整合、利益调和等方面发挥党组织的优势作用,营造良好爱商亲商环境。 企地联手共聚资源。桥头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通过党组织嵌入、商会串联,助企合作、兴链强链,不断提升乡村产业质量和竞争力。 产业联盟共育业态。桥头镇建立资源互通、发展共谋、服务共享、风险共御的产业发展联盟,推动集风情民宿、加工园区、文旅小镇、艺术创作为一体的产业振兴四大主导产业发展。 利益联结共同富裕。桥头镇构建企业发展与村集体经济、农民群众联系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三方形成经济联合体、利益共同体,实现产业快速发展、集体获益增效、群众增收致富。 基层联治共享幸福。桥头镇探索基层社会治理从单一依靠政府到多元主体互动合作的工作机制,强化数字赋能、双线联动,不断激发经营主体和群众参与活力,推动形成改革发展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探索实践以来,桥头镇积极推动企业投资兴业与乡村经济实体深度融合,取得村企互惠、共建共兴的良好成效。 统筹合力明显增强。桥头镇坚持以党建促发展,推行基层党组织与企业、商会支部共建,注重党建共建和发展合作有机结合,有力推动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同向聚合、同频共振、互融共进,切实提升了企业参与发展、助力振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统筹推动、深度融合的发展合力明显增强。 产业结构更加完善。桥头镇坚持“龙头带全域、头部带本土”,引入经营主体集群成链、错位布局,38家企业助力“工农餐游购娱”农文旅融合发展,30家企业聚力艺术写生基地建设,26家企业推动民宿休闲产业发展,28家企业引领文化生态体验产业,桥头镇自然生态、特色文化、闲置资产等资源得到深度挖掘利用,林下果蔬、三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二、三产业占比从2021年的10%提升到2024年的78%,全镇经济发展逐步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 发展效益不断壮大。桥头镇坚持发展共建、改革共享,引领社会各方力量汇聚发展动能,产业生态逐渐形成、利益链接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纷至沓来,实现由“一商难招”向“精准选商”转变,有力推动文旅产业快速发展、集体经济获益增效、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乡村面貌有力改善。桥头镇坚持融合推动、注重要素配置,因地制宜推动乡村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文化培育、社会治理等提质增效,交通干道全面升级,农村环境提质改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文旅品质不断提升,广大游客慕名而来,昔日的“农场”变“景区”。 干群状态大幅提振。桥头镇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角”,引领各方力量主动参与乡村建设,把坐等观望的“看客”变成投身发展的“创客”,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明显增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有效激发,企业主力军、群众主人翁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共同奋战,形成了企地携手、干群一心,全域推动、共促振兴的生动局面。 桥头镇通过“五联五共”模式,打造“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新样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种模式不仅推动了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还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实现村企共赢、村民增收的目标。 (图)桥头镇商会会长轮值会议现场。 重庆市石柱县工商联供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