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2-19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DeepSeek让开放和互联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
|
作者:
■李富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73 |
|
|
|
|
|
|
近日,搜索引擎商百度宣布旗下超级APP百度搜索将接入DeepSeek。这是百度在放弃其曾笃定的闭源策略、宣布未来几个月内推出的文心大模型4.5系列将走向开源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转变。 随着大模型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引发的巨大震荡正在迅速和深刻地影响着人工智能这个战略产业的走向。 在美国,因此而改弦更张的人工智能巨头,莫过于OpenAI了。在2月初上新o3-mini推理模型时,OpenAI的掌门人奥特曼就曾罕见地承认错误,他认为OpenAI在开源技术方面“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边”,并迅速调整经营策略,宣布即将发布的GPT-5将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并在开源上做出新的计划。 在美国,跟随DeepSeek之后开源的还有更多大厂,比如谷歌的最新人工智能模型套件。至于在中国国内,可以说见贤思齐的热潮从来没有这样高过。 DeepSeek引领的时尚不仅是开源,还有互联。百度将自己的AI产品百度文小言(原文心一言)接入DeepSeek,就是改变了自己的孤岛战略,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互联互通。开源和互联,是DeepSeek在创造出价廉物美的大模型的同时,为世界人工智能事业带来价值和理念上的深刻转变。 先说开源。在此之前,OpenAI研发的大模型ChatGPT一骑绝尘,在全世界居高临下。但众星捧月的气场让它改变了初心,从最初的开源大同变为闭源收费。但如今,DeepSeek的出现让OpenAI“羞愧难当”,重回初心。这绝对是无声无息的冲击波。 开源基于阔大的胸怀和高瞻远瞩。DeepSeek采用开源模式,不仅是技术的共享,更是一种生态理念的创新,它构建了一个全球开发者共同参与的良性循环,加速了技术的迭代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极大地激发了人工智能生态的活力,也让DeepSeek的影响力迅速扩散。 DeepSeek选择开源,为人工智能领域众多无名的小厂商们,提供一条柳暗花明的启示。它不仅是对传统大厂技术垄断的挑战,其实还是一个小企业扬长避短的路径,是基于自身发展情况的考量。DeepSeek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由于在资源和算力上处于劣势,但通过开源策略,可以快速建立生态,获得更多的用户和开发者支持。所以开源不仅是技术策略,更是对未来参与制定行业规则的预设和准备。 为什么人工智能大模型免费开放会成为行业的新趋势?因为通过免费开放,厂商可以迅速吸引大量用户,形成数据积累,进而通过数据反馈优化模型,建立用户粘性,巩固市场地位。当然,开源和免费并不等于开发者完全没有回收投资的途径。开发者可以通过提供合规增值服务,提供数据和流量等变现等途径来实现价值变现。开源和免费以后,可以吸引大量开发者,通过积累大量的数据和流量、通过广告、用户数据分析等方式来实现商业化。 说白了,不是不要挣钱,而是不要直接掏用户腰包,而是要挣附加在用户身上的额外价值。有专家指出,当技术领先者能够以更低成本提供更高性能的服务时,“免费”反而成为巩固市场地位的利器。 再说互联互通。不仅百度宣布将自己的文心一言接入DeepSeek,还有最大的国民级应用腾讯也在打开城门。这是壮观的景象,这意味着中国互联网在互联互通方面又迈出了更大的一步,从以往各自占山为王、自给自足的“孤岛生态”,转向连接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最大限度的“技术共同体”。用腾讯和百度的话说,这叫“满足用户多元化搜索体验”。 这无疑将成为一种新的时代趋势。要知道,对百度这样靠搜索服务吃饭的企业而言,DeepSeek的出现意味着百度在赖以安身的搜索领域优势所剩无几。但为了尽可能增强自身产品的用户粘性,无论是百度还是腾讯,都选在了向DeepSeek开放城池。其背后的道理很简单,只有先让用户方便了,才有自己的存在价值。 DeepSeek的广大神通,让创业公司意识到与其重构新的应用场景,不如利用自己的场景与大模型合体。这其实正是互联网所追求的互联互通精神在进入大模型时代的新演绎。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