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2-06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春节旅游市场火热 |
非遗文化、错峰出行、跨境游成三大亮点 |
作者:
■本报记者宋寒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381 |
|
|
|
|
|
|
2025年蛇年春节,作为首个“非遗春节”,文旅市场掀起一股文化体验热潮。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非遗元素深度融入春节旅游场景,成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 非遗游热度飙升 民俗体验成主流 今年蛇年春节年味浓度爆表,体验地方年俗、关注非遗活动成为今年春节的一大看点,受“非遗Buff”加持,非遗热门目的地搜索热度翻倍。 飞猪报告显示,包含非遗景点和体验的“非遗游”热度同比大增40%。灯会、庙会、民俗表演等活动最受青睐,相关消费人次同比增长36%。例如,成都武侯祠的“千灯绘三国”主题灯展、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南京秦淮河灯会等,均成为家庭出游的热门选择。携程数据同样显示,“非遗Buff”加持下,开封、汕头、黄山等非遗目的地旅游订单增幅达20%-40%,灯会搜索量同比翻倍。 春节期间旅游市场文化场景不断创新,年轻群体参与热情高涨。“今年的灯会是三国主题,既好看也蕴含了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外公外婆特别喜欢!”大年初五,家住重庆的小刘带着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去成都玩了2天,逛了武侯祠“千灯绘三国·百戏迎新春”主题灯展,夜游了锦里,第二天还去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看了“花花”。 非遗体验不仅限于传统观赏,更通过互动形式吸引年轻人。同程旅行提到,苏州“非遗贺新春”游园会汇聚全国200多项非遗项目,再现各地春节民俗。飞猪数据显示,穿汉服、打年糕、放烟花等沉浸式活动订单占比过半。 值得关注的是,春节期间,博物馆与景区联动,文化IP拉动消费。同程旅行报告称,历史文化类景区和博物馆的热度同比增长超50%,龙门石窟、拙政园等成为热门打卡地。此外,热门游戏《黑神话:悟空》带火山西忻州、大同等地,文旅IP与非遗的结合进一步拓宽消费场景。 错峰出行与新兴方式崛起 灵活消费重塑旅游市场 春节假期结束后,错峰游迎来高性价比窗口期,同时自驾游、定制游、中转联运等新兴出行方式成为市场增长引擎。 错峰游性价比凸显,节后市场持续升温。飞猪数据显示,2月7日后上海-三亚、杭州-成都等航线机票价格不足200元,热门城市高星酒店价格回落至500元以下。携程报告指出,元宵节后机票酒店均价较春节下降30%-50%,南京、厦门、洛阳等成为错峰游推荐目的地。此外,“请2休11”“请4休13”等拼假策略推动多段旅程兴起,国内游人均消费提升近10%。 自驾与定制游因灵活自由成出行新选择。春节小型客车高速免费政策刺激自驾需求,飞猪平台上租车订单量同比双位数增长,三亚、成都、昆明等地最热门。携程数据则显示,55%游客选择租车自驾,80后、90后占比75%。定制游同样表现亮眼,西双版纳、丽江等目的地订单增长显著,家庭游客偏好“多功能包车游”,既能体验非遗活动,又兼顾行程自由度。 同程旅行提到,“中转联运”和“跨境返岗”成为省钱妙招。例如,三亚-广州直飞机票超6000元,而经香港中转仅需2600元。硬座返乡、社交平台打卡等行为折射出年轻人对极致性价比的追求。 跨境游双向复苏 “中国游”推动全球文化交流 2025年春节,跨境游在政策利好和需求释放下强劲复苏,呈现“国人出海”与“老外来华”双向奔赴的格局。支付宝数据显示,假期前5天(1月28日至2月1日),入境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1.5倍;用支付宝做外国人生意的中国商家数量也增长了一倍。 其中,中国免签朋友圈的外国游客消费金额涨幅更大:来自240小时过境免签国以及中国单方面免签国家的外国游客,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近2倍。 “国人赴海外过年,外国人来华过中国年,今年初的国际流量的注入与‘非遗版春节’在社媒上的广泛传播,令China Travel升级ChineseNewYear,国人老外实现双向奔赴,交换地方过新春佳节。”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周慧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出境游方面,小众目的地与深度体验受追捧。飞猪数据显示,国际邮轮订单同比增长229%,港澳、东南亚仍为主流目的地,但冰岛、挪威等北极圈小众地区热度飙升,订单量翻倍。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雷克雅未克、奥斯陆等北方城市机票预订量增长超5倍,三线以下城市居民成为出境游新势力。携程报告则指出,日本、泰国等短途游增长翻倍,海外租车和包车游订单分别增长42%、20%,自由行趋势显著。 入境游爆火,非遗年味吸引国际游客。非遗元素成为入境游核心吸引力,携程海外平台上“灯会”“庙会”门票销量增长7.5倍。携程数据显示,入境游门票和酒店订单同比分别增长180%、60%,韩国、美国、马来西亚为前三大客源国。 “非遗版春节”不仅推动国内旅游升级,更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携程方面表示,海外游客赴华体验年俗,国人则赴日韩、欧洲探索异国风情。这种双向流动使得“China Travel”升级为“Chinese New Year”,中国春节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IP。 2025年春节旅游市场呈现出文化赋能、消费创新与全球联动三大特征。非遗元素的深度融入让传统年味焕发新生,错峰出行和新兴方式重塑了旅游消费习惯,而跨境游的双向复苏则标志着中国文旅产业的全球化步伐加速。未来,随着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持续共振,旅游市场或将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周期。 图一:春节期间,颐和园游客众多,园区内挂上新春装饰。 图二:蛇年春节,江苏省盐城市九龙口淮剧小镇蛇宝街挂上蛇形灯笼。 图三:春节假期,北京市门头沟区金隅·琉璃文创园内,工作人员在讲解琉璃烧制知识。 本报记者孙永剑祝凤岚/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