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2-05
2025-02-05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河北东光县:

以“营商”“赢商”,激发民营经济“有生动力”

作者: ■席昱梅杨明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046

    “近几年,我们通过推动企业直通车、商会建设、法制护航等系列行动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坚持以‘营商’‘赢商’,东光县获评2024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县。”日前,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秀伟表示,近年来东光县始终坚持夯实“大统战”工作格局,激发民营经济“有生动力”,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策协同
完善工作机制办事“零障碍”
    全面升级“书记县长企业家直通车”平台,由东光县工商联牵头变为由县委常委部门牵头,发挥权威效应,打好“1+3+N”组合拳,推行“政企面对面”和“会长轮值”行动,带动全县职能部门同心完善服务保障工作机制,推动民营企业协同发展“分散洽谈”向“集中服务”“精准匹配”转变。
    东光县数据和政务服务局是最早落实这一机制的部门之一。项目立项后取得施工许可证时间较长是长期困扰施工单位的主要难题,经“直通办”现场行反馈平台后,县数政局主动求变,创新推行“一网通办”“容缺办理”机制,积极和多部门研商,确定“可容缺材料”目录,实行项目提前介入、容缺受理,通过并联审批,创造了3天办理17证的新纪录。2024年以来,东光县数政局并联审批率97.01%,位居全市第一。
    2025年1月7日下午,接到“企业家直通车群”中企业反映开发区路面积水信息后,县长马占芳立即召集有关县领导及开发区、交投公司、城管局、交通局等部门进行现场办公,就加快解决积水问题进行安排部署,推动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东光县委书记宋吉利表示:“‘直通车’着力于在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打造政企直通车综合服务平台,是为了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扩大服务范围,更好助企纾困解难。”
    健全机制
“单兵作战”到“多方联动”
    “以前,企业在遇到困难时都是自己解决,有的问题‘单兵作战’是困难,可能大家一起解决就不再是问题了。”王秀伟介绍,2024年6月以来,东光县工商联认真落实沧州市工商联《兼职副主席、副会长轮值制度》,每月由一名企业家副主席和一名企业家副会长担任轮值领导,深入开展主题调研、政策宣讲、贴心走访及高校对接等活动,推动民营企业协同发展由“单兵出击”向“团队作战”“多方联动”转变。
    河北德浩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英起参加轮值时,组织商会企业开展产业调研时说:“现在塑料包装VOC治理成本较大,处于瓶颈阶段。”他建议,应引进高端技术设备降低企业成本。
    该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宋吉利、县长马占芳带领有关部门和企业亲赴浙江引进浙江圣效集团研发专业设备治理行业VOC,实施“建链、延链、强链、补链”机制,推动保税仓建设,成立沧州金控控股60%仓储物流公司,旨在帮助企业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增加利润。
    这只是东光县特色产业培育发展的缩影。截至目前,已连续3年通过举办特色产业国际博览会,深化与阿盟经济贸易合作,与“一带一路”基金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特色产业加速培育,包装机械、塑料包装等特色产业集群营收突破480亿元。
    王秀伟说:“轮值制度成功搭建了一个团结协作的平台,推动解决企业诉求更直接,解锁发展难题更靶向,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实效。”
    法治护企
“零星开花”转向“遍地结果”
    法治是培育营商环境的重要土壤。2024年以来,东光县实施“法治护航”行动,明确“三个一”工作机制,开通一条法律服务绿色通道,“线上+线下”随时为企业进行“法治体检”。组建一个涉企法律服务团,制作普法“菜单”,实行“订单式”普法。
    2024年9月25日,县工商联联合司法局组织举办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授牌仪式暨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常态化运行县工商联亮点工作“企业司法保护协同机制”。
    沧州宏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洪涛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为我们民营企业提供各种便捷服务,‘法治护航’更是为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司法支持,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活力。”
    “健全法治护企工作机制,目的是为推动民营企业协同发展,由原来的‘零星开花’向‘遍地结果’转变,现在看来,成效明显。”王秀伟表示,积极为商会和企业及广大职工提供法律服务,推进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促进企业与职工和谐共赢,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组织好公共法律服务、法宣、法制、人民调解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商会企业开展“法治体检”,诊断企业法律风险,教育引导广大民营企业依法治企、依法经营、依法维权、培育法治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作用,以贴近企业办实事、贴近基层搞服务为切入点,打好“维权”和“维稳”两张牌,真情帮助、真诚服务。
    宋吉利说:“民营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底气,引领民营经济实现‘两个健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人文底蕴。要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吹响服务企业‘冲锋号’,做强产业发展‘大蛋糕’,筑牢民营经济‘基本盘’。”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