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2-05
2025-02-05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服务对接“点对点”,务工返岗“心连心”

作者: ■鞠实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86

    随着春节假期的缓缓落幕,务工人员踏上了返岗的征程。在这个关键时刻,各地的“春风行动”连接着务工人员与工作岗位,确保他们能够安全、顺畅地返回工作岗位,为新一年的奋斗拉开序幕。服务对接“点对点”,务工返岗“心连心”,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务工人员深切关怀的生动体现。
    比如在贵州威宁等地,政府通过“五个一批”的方式,为务工人员提供了“点对点”的返岗服务。从飞机、高铁到火车、客车,甚至是自驾,政府都给予了相应的补贴,确保务工人员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返回工作岗位。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不仅减轻了务工人员的经济负担,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威宁的做法,无疑为其它地区树立了榜样,展现了政府在务工人员返岗问题上的责任感和担当。
    福州市的做法也同样值得称赞。当地政府不仅安排了专机、专列、包车来帮助务工人员返岗,还出台了一系列稳工促生产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既考虑了企业的用工需求,又关注了务工人员的切身利益,体现了政府在人力资源要素保障方面的前瞻性和实效性。通过“点对点”的包机、包列、包车服务,福州市确保了务工人员能够安全、快速地返回工作岗位,为企业的稳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不少地方都开行了“务工班车”“务工专列”“务工包机”,为务工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些“务工专列”“务工包机”不仅解决了务工人员返岗的交通问题,更传递了一种尊重和关怀。它们像一座座移动的桥梁,将务工人员与工作岗位紧紧相连,让务工人员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尊重。
    上海市在这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他们除了提供“点对点”的返岗服务外,还计划举办多场招聘会,为务工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选择。同时,上海还通过职业指导、定向培训等措施,助力务工人员提升就业能力,实现稳定增收。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不仅满足了务工人员的就业需求,更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素质和竞争力。
    在这些暖心服务的背后,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务工人员深切的关怀和尊重。然而也应看到,务工人员返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一些地区的交通运力紧张,导致务工人员返岗困难;一些企业的用工需求与务工人员的技能不匹配,导致就业难题。这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服务体系,确保务工人员能够顺利返岗、稳定就业。
    务工人员的返岗复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企业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社会组织应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务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务工人员自身也应该提高素质和能力,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服务对接“点对点”,务工返岗“心连心”。各级各地政府的暖心服务,让务工人员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社会的关怀。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更多务工人员一定能够顺利返岗复工。同时,也期待更多地方政府能够继续加强服务对接,创新服务方式,为务工人员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和支持,让他们更多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尊重,进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