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1-21
2025-01-21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文娱消费需求高涨彰显蓬勃活力

春节档电影预售市场火爆 演出市场保持增长态势

作者: ■本报记者祝凤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416

    春节将至,文娱消费迎来高峰。1月19日,2025年春节档电影开启预售,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当日14时41分,春节档新片预售总票房破1亿元,刷新春节档预售最快破亿纪录。
    此外,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近期发布的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显示,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在市场场次、票房收入以及观众人数上均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演出行业已成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和拉动文旅消费的重要力量。
    业内人士认为,在社会消费整体复苏的背景下,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供给丰富,需求旺盛,市场整体保持增长态势,这反映了消费者对文化娱乐需求的强劲反弹。同时,2025年春节档电影预售破亿速度之快,也进一步印证国内文娱市场的蓬勃活力和消费者热情。
    文娱消费需求高涨
    1月19日,2025年春节档电影开启预售。记者了解到,大年初一,共有《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蛟龙行动》《熊出没·重启未来》6部电影同步上映。这些影片无论从内容题材,还是制作班底来看,都十分让人期待,不少网友称之为“最强春节档”。
    春节档开启预售后,票房一路飙升。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1月19日14时41分,春节档新片预售总票房破1亿元,刷新春节档预售最快破亿纪录。截至1月20日9时16分,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预售总票房破2亿元,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预售票房最快破2亿纪录。其中,《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位列前三位,预售票房分别为9196.06万元、3145.91万元、3056.60万元。
    在演出市场,中国演出行业
协会日前发布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显示,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48.84万场,同比增长10.85%,票房收入579.54亿元,同比增长15.37%,观众人数17618.16万人次,同比增长2.95%。
    其中,以演唱会、音乐节为代表的大型营业性演出增长明显。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0.27万场,同比增长49.90%,票房收入296.36亿元,观众人数3651.82万人次。万人以上的演唱会场次同比增长84.37%。
    剧场类演出(含演出新空间和小剧场等)29.64万场,票房收入119.29亿元,观众人数5424.11万人次。其中,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音乐剧成为颇受关注的亮点,2024年音乐剧演出场次同比增长超过5%,票房增长超过10%,《大江东去》《扬名立万》《蝶变》等本土原创音乐剧紧抓市场机遇,表现突出。在小剧场和新空间演出中,脱口秀(单口喜剧)演出场次和票房上升幅度最大,分别上升53%和48%。
    在旅游演艺方面,2024年旅游演艺演出场次18.93万场,票房收入163.89亿元,观众人数8542.23万人次。其中,大中型旅游演艺项目数量同比上升16%,陕西《赳赳大秦》、山东《海上有青岛》等多个新推出旅游演艺项目,通过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获得市场青睐。
    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告诉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更多人愿意为娱乐和休闲活动支付费用。且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促进了演出市场的繁荣。同时,春节期间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家庭团聚和亲友聚会成为常态,看电影成为了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随着在线购票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提前购买电影票,以确保能够观看心仪的电影。
    未来发展或呈现多元化特点
    基于春节档预售票房的火爆,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文娱消费前景广阔。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务院办公厅于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包括丰富消费惠民举措、满足不同年龄群体消费需求、扩大特色优质产品供给、培育消费场景、创新产业政策、优化消费环境在内的6个方面18项具体措施。
    同时,各地也从政策方面发力,优化审批流程,促进文娱行业繁荣。如江苏省继去年12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全省营业性演出市场规范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后,又于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文体旅联动提振消费的若干举措》,支持举办演唱会、音乐节,支持优秀剧目文艺演出等,并精准针对行业痛点,对发展中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审慎包容监管,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
    此外,成都于去年12月底发布《成都市关于推动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激发演艺经营主体活力、鼓励打造特色演艺品牌、支持演艺与旅游联动等。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告诉记者,展望2025年,文娱消费前景广阔,预计将呈现出多元化、高品质和融合发展的特点。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和多样化,文娱产业将更加注重内容的创新和品质的提升,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文旅融合、演艺+旅游等新兴业态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为文娱消费注入新的活力。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将在文娱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面对广阔前景,文娱领域企业应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
    广州眺远营销咨询公司总监高承飞向记者表示,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素质的提高,文娱消费将更加注重品质和体验。消费者将更加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创新性,以及服务的专业性和便捷性。因此,演出和电影制作方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为了提振文娱消费,行业和企业层面需要加大创新力度,推出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和创新性的产品。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引进更多优秀的国际文娱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选择。同时,要重视保障消费者权益。通过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文娱消费的繁荣和发展。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