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1-17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引“金”入海,助力海洋经济扬帆远航 |
|
作者:
■董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934 |
|
|
|
|
|
|
从一个渔村到一片渔场,从小船捕鱼到现代化大型港口,在浩瀚蓝色疆域中,海洋产业发展正积极带动着钢铁、机械、水产加工、冷链物流等上下游产业形成协同合力,推动国家整体经济增长。 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金融服务创新在助力海洋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各地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通过贷款融资、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支持海洋产业和涉海企业发展,助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为海洋经济“蓝色引擎”加速运转注入澎湃金融动力。 锚定国家战略 融资支持港口、渔业发展 良好的金融环境、畅通的融资渠道,是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重要保障。浙江湖州德清码头众多,航道数量、船舶流量居全省前列。穿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犹如一条灵动丝带,孕育了众多充满活力的航运企业。浙江普泰航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泰航运”)便是其中之一。 随着业务不断发展,普泰航运对资金需求也日益增大。得知情况后,建行浙江湖州德清支行迅速组织员工开展走访,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发展规划和资金需求,分析研判财务状况和市场前景。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德清支行成功为普泰航运提供1000万元贷款,帮助企业度过经营难关,创新打造“车船港一体化”运营模式,加强德清港与安吉码头、长兴港等周边内河港口往来合作,同时进一步与上海港、太仓港、宁波港等国内主要港口对接,编织出一张浙北内河运输网,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 说到渔业产业,就不得不提中国最大的鳗鱼养殖、加工和出口基地——福建省福清市。福清是中国鳗鱼之乡,海域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仅鳗鱼年养殖量就高达4000吨。 “以前我们想要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智能化水平,总是担心没有足够资金。现在好了,农行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支持。”鳗鱼养殖户李伯钦感慨道。针对当地鳗鱼养殖特色产业,农行福清支行提供“抵押+信用”信贷模式支持农户发展。“这一模式能有效解决养殖户‘担保难’的问题,为养殖户提供灵活资金支持,助力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现代智慧鳗鱼养殖基地建设。”农行福清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截至2024年8月末,农行福清支行已经为当地近1840户水产养殖户提供约5亿元的授信额度,有力缓解了养殖过程中资金难题。 业内专家指出,银行可以在海洋经济发达地区设立专营机构,可以给予海洋经济领域专项授信安排,为相关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政策咨询、融资方案定制等综合金融服务。 在珠海,农行珠海分行率先设立海洋支行,这是珠三角地区首家专注于海洋经济的金融机构。该支行相关负责人称,海洋支行围绕海洋种业、饲料、装备、养殖、加工、冷链仓储等全产业链,提供全要素的创新服务和产品。通过设立海洋支行,珠海不仅加大了对海洋产业金融支持力度,还推动了海洋牧场装备抵押贷款落地,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资金支持。 因地制宜创新服务模式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向大海要发展,创新是重要动力。 专家指出,海洋产业项目往往涉及大量资金投入,且回报周期长,同时受自然环境、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具有较高风险性,这对金融机构专业性提出新要求。对此,多家银行针对海洋产业特点开发专项金融产品,如海洋产业贷款、海洋科技创新基金等,以满足不同领域融资需求;同时,建立和完善针对海洋产业项目风险评估体系,提高风险评估准确性和有效性。 海南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正致力于打造海洋经济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农行海南分行以服务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切入点,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在海上风电、海洋信息产业、渔业生态转型等领域信贷资金投入和金融服务力度。该行已服务涉海企业66家,涉海养殖农户2278户,审批授信76亿元。 考虑到海洋经济活动周期性和不确定性,银行还提供更加灵活的还款方式,如按季还息、到期还本或根据生产周期调整还款计划等。 在保障风险方面,以保险作为增信基础,与银行机构联动建立闭环风险防控体系,能够有效解决海洋牧场企业融资难题,实现共享客户、共担风险,也能更好助力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据中华财险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建立“保险+融资”模式,充分整合内外部合作资源,携手各地市农商行,打造“保险+贷款”服务模式,全力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 为提高信贷支持海洋经济的效率和质量,多家银行近年通过简化贷款申请、审批和发放等流程,缩短贷款周期等方式,不断优化信贷流程和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工商银行福州分行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推出“渔船e贷”“鲍鱼养殖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有效解决了渔业发展过程中贷款手续繁琐、融资成本高问题。这些产品不仅简化贷款流程,降低融资成本,还为渔业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方案。 以数据为“帆” 编织海洋经济智慧网 做好海洋这篇大文章,科技必不可缺。从渔业资源智能管理到海洋新能源高效开发,金融科技正悄然编织着一张连接陆地与海洋的智慧网络。这张网背后既是金融科技精准分析、科学预测智慧结晶,更是一场技术革新。 杭州银行舟山分行依托“数字浙江”发展优势,开拓创新,积极参与水产、船舶、石油等交易市场建设,打造数字化金融服务场景,取得了较好成效。 据浙江舟山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远洋云”(由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浙农中心打造的“远洋云+”供应链服务应用平台)已实现线上交易、线上结算、供应链融资等多项功能,共有上下游客户近千家,遍及全国22个城市。2024年上半年,成交额已经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30%,远洋自捕鱿鱼交易量占全国的逾50%。据悉,杭州银行舟山分行充分发挥科技金融、数字金融优势,通过会员企业开户、交易结算、鱿鱼质押、仓单融资等业务积极参与数字化建设,为平台前身远洋鱿鱼交易系统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建设银行为助力海洋科技企业成长,成立“科创金融服务中心”,主动挖掘科创客群真实需求,通过分支协同、母子联动,着力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点对点”精细化服务,引导金融资源向“专精特新”企业集聚,营造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截至2024年11月末,科技企业贷款余额6.61亿元,较去年年初新增2.41亿元。 除服务方面,云计算技术则为海洋经济提供灵活高效IT基础设施。业内人士指出,金融机构可搭建基于云计算的金融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和协同处理。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数据处理能力,还能够促进不同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合作,共同为海洋经济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 此外,大数据和云计算结合还可以推动海洋经济数字化转型。金融机构可基于这些技术构建海洋经济大数据平台,整合海洋产业各方面数据资源,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政府和企业可以更直观了解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和潜在风险,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发展战略。 (图)建行广东阳江分行为明阳集团海上风电项目提供贷款支持超4亿元,推动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发展,为海洋牧场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建设银行供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