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1-09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东莞何以“宜商”? |
|
作者:
■黄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61 |
|
|
|
|
|
|
编者按:1月6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东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新一年的发展指明方向。2025年东莞"第一会"提出,要积极展现"经济大市挑大梁"的有力作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东莞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民营企业家眼中,东莞有着怎样的"宜商"侧面? 在民营企业家眼中,东莞的“宜商”有着不同的侧面。 在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向峰看来,东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之快、质量之高令人赞叹,东莞的制造业规模庞大,而且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 在青岛鸿裕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秦思刚眼中,东莞作为国际制造名城,制造业非常发达,门类齐全,尤其在消费电子行业方面,“全球每4部手机中,就有1部来自中国东莞”。 在新秀控股董事局主席、相伴宝数字科技董事长施纪鸿眼中,东莞将传统产业的样板工厂与全球化产业进行交易对接,使得原本依赖劳动力出口的企业能够实现十倍、百倍的产业增长,这深刻体现东莞在结合传统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对软件信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追求。 在上海星聚汇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翁培民眼中,企业在东莞发展潜力很大,星聚汇已经开设多家门店,且生意兴隆,未来计划继续扩展门店数量。 在正和岛、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共同主办的“2025正和岛案例共学新年大课暨新年家宴”上,参会企业家一致认为,东莞是一片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土地,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等各方面成就令人瞩目,它见证了企业家的成长和辉煌,众多企业家在这里找到了发展机遇,实现了梦想。 不同视角,不同答案,共同指向东莞的活力、完备的产业配套和宜商环境。 40多年前,东莞敢为人先,引入全国首家“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企业,加速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东莞亲商、安商、稳商的优良传统由此而生。 1993年成立、2014年在东莞投资成立子公司的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已发展成为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该公司董事长肖奋表示,早前在项目布局阶段,公司一行人到清溪考察用地,并与当地政府就合作进行深入交流。“最初看上的地块原计划用于房地产开发,后来政府主动将其调整为工业用地,他们不追求短期利益,而是为东莞的经济发展谋长远之计,这种前瞻性思维以及担当精神和胆识,令人深受感动。”肖奋表示。 这个事例是东莞市委、市政府积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一个注脚。近年来,东莞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落户,各类举措“含金量”也在不断上升。 2023年8月,东莞出台《关于加快打造与广深一体化的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4年3月,东莞首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的法规《东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颁布。2024年7月,《东莞市打造与广深一体化的营商环境2024年行动方案》出台,标志着东莞再次吹响号角,迈向东莞式营商环境“2.0版”……东莞始终将民营企业家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民营企业家的关切作为第一视角、把民营企业家的认可作为第一标准,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致力于解决企业问题、减轻企业负担、提供企业便利。 目前,东莞各类经营主体突破179.2万户,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位,2013年以来连续12年保持10万户以上增长。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东莞共有签约项目150宗,签约金额1204亿元,位居广东全省第四位。在东莞2024全球招商大会上,共达成签约项目506宗,总金额2565亿元。 这一连串数字是广大民营企业家对东莞市营商环境充满信心的最好证明。 东莞市委书记韦皓表示,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东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优质企业、优质资本和优秀人才,热忱欢迎广大企业、资本、人才来东莞投资兴业、创新创业。东莞将持续打造最高效便捷、最贴心务实的营商环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完善扶持政策体系、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千方百计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