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12-25
2024-12-25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整治内卷需从多方入手

作者: ■何翠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28

    近日有报道提出,“低价内卷得不偿失”。先是有企业家直言互联网平台导致价格体系持续下滑,对中国品牌和产业造成巨大伤害。紧接着在“黑色星期五”促销期间,众多跨境商家叫苦不迭,盈利之路举步维艰,矛头指向电商领域低价竞争引发的烈火逐渐“烧”疼了产业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内卷式”竞争首次在高层话语体系中出现,从宏观政策定调的“防止”到“综合整治”,这一表述变化可见内卷治理之迫切。
    有观点指出,内卷状态,是一种虽然经济活动貌似在有条不紊进行,却没有相应质量、品质、内涵提档升级的“空转”“过密”的经济发展实质停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市场竞争并不能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优化配置资源、促进技术进步等机制性作用,反而是将经营主体禁锢在低价低质、“没有效益的重复竞争”恶性格局之中。
    内卷式竞争,不仅伤及商家,而且伤及品牌、产业、消费者,会对经济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在内卷式竞争中,利润一再压降,甚至赔本赚吆喝,或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时间久了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甚至品质下滑、创新乏力,既影响了消费,也不利于打造品牌、升级产业。
    政策定调从防止内卷到综合整治内卷,这意味着,不仅将着手于市场的整治,更将着眼于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笔者认为,整治内卷不仅要从恶性竞争的市场行为着手,更应回到根本症结来治理问题。价格内卷,表面上是一种恶性竞争行为,但从宏观来看还是市场供需平衡问题。行业内卷表现为产品价格的恶战,但究其根本,还是同质化竞争、创新乏力、差异化发展与产业升级的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也表示,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以消费为主导有效扩大内需,特别是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多渠道增收,提振大众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等,本质上也是对内卷的源头治理。当然,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也是内卷恶性竞争的自然规律性的解决方案。
    企业同质化竞争,一直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竞争尤为激烈。据报道,近期愈演愈烈的车企价格战也殃及上游零部件厂商,极限压价突破不少厂商的底线。有观点呼吁,“产业链上的优势方应当认识到,上下游同气连枝、相互依存,若把低价策略异化为恶性竞争,连带全产业承担重压,那么迎接整个生态的将是衰败而非繁荣”。整治行业内卷,不仅需要加强行业自律与治理,也需差异化发展、竞生共存的竞争策略,更需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等。产业创新,既需要基础性的创新,也需要差异化的创新,更需渐进升级式的创新。创新发展、差异化竞争,也是整治内卷恶性竞争的重要策略之一。
    从供需的角度,加强创新、差异化发展,是从供给侧变革的角度来解决内卷恶性竞争问题;提振消费,是从需求的角度来解决内卷恶性竞争问题。但从整体资源配置来看,资源越稀缺的地方,竞争越恶劣,恶性竞争越普遍,内卷越激烈。如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中小企业,其金融、技术、规模、人才、风控等资源优势缺乏,其陷入内卷恶性竞争的可能性就越高。笔者认为,推动资源流动与资源配置的平衡,也是整治内卷恶性竞争的重要策略。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