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12-18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枣庄市山亭区工商联: |
打造“联心惠企”品牌优化营商环境 |
|
|
|
|
|
|
近年来,枣庄市山亭区工商联围绕促进“两个健康”工作大局,以基层商会诚信体系建设为抓手,牢牢把握“诚信兴商信用立会”的服务理念,通过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汇聚职能部门工作合力,开展以评促改行动,打造“联心惠企”服务品牌,为商会会员企业注入强劲发展动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健全工作机制,提升营商服务水平。山亭区工商联先后制定《山亭区委、区政府及部门、单位与经济类行业协会商会、民营企业沟通协商办法》《山亭区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各类政策文件20余个,建立区工商联定期承办,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区直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民营企业协商座谈会议机制,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营企业评议政府职能部门工作机制,推动职能部门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推行“企业生产安静日”“企业服务专员”“商会统战工作联络员”等制度,制定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33名县级干部联系帮包89家民营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65个,为企业家干事创业厚植良田沃土。 发挥联动作用,汇聚部门服务合力。山亭区工商联联合法院、检察院、市场监管、税务及金融部门单位,组建以律师、会计师、税务师、经济师、工程师等为主体的“五师助企服务团”,先后深入到镇街商会及会员企业开展“春雨润苗”“政策惠企”“检察护企”“金融助企”等服务活动30余场次,举办“联心惠企”专题培训班3场次,发放惠企政策“能量包”200余本,征询意见建议56条。协调山亭区人民法院、发改、工信、财政联合印发《关于为企业提供涉诉信息查询服务的通知(试行)》,山亭区人民法院据此发出全市首份《企业涉诉情况说明函》,消除了放贷金融机构的疑惑,助力企业顺利获得融资。会同营商环境专班及有关部门召开营商环境系列发布会6次,帮助46家民营企业协调融资2.2亿元。山亭区工商联联合区行政审批局、区经济开发区等部门创新推出企业迁移“一链办”“项目管家”“一件事一次办”等便企服务新模式,推进“涉企规范执法包容审慎执法”行动。指导帮助10家镇街基层商会成立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创新提出商事调解“诚、情、和、法”四字诀和“信商·惠”诚信体系建设服务品牌,建立“法庭+商会”联络服务机制,先后帮助会员企业化解劳动纠纷、经济纠纷等13起,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深受民营企业好评。 落实以评促改,擦亮“联心惠企”品牌。山亭区工商联联合区人大、区政协对26个政府职能部门的履行职责情况和“百名股长”工作作风、遵纪守法情况,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镇街商会会长及会员企业进行无记名投票评议,让工作真正问计于民、问需于企,以此推动职能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拉近干部和民营企业家的距离,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完善诚信体系,赋能企业高效发展。山亭区工商联依据商会会员经营状况、管理体系、社会责任等信用要素进行信用等级综合评价,建立商会会员企业信用档案,对守信会员进行授牌和表彰,提升会员诚信形象。同时,商会引导会员企业主动将信用建设同行业监管、乡村振兴、产业突破、社会责任相融合,让信用由“无形资产”变为“有价资源”。 良好的营商环境有效厚植了企业发展的广阔沃土。截至目前,山亭区四上民营企业户数138户,营业收入超91.74亿元。民营高新技术企业34户,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户数50家,进出口总额超14.28亿元。省级民营企业研发机构4个。 由于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各类项目陆续到位。2024年上半年,山亭区通过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通过“联心惠企”等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品牌的落实落地,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民营企业家的获得感、满意度,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可,群众满意度连续12年全市第一,山亭区也被评为青年人才首选山东20大潜力城市。 山亭区委、区政府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深化改革的有力抓手,通过深入推行“信用+”等服务,建立了完善的诚信体系制度,系统性地构建和优化了营商环境的方式方法,能够直接影响经营主体经营活动的稳步进行和整个市场的集成性发展。 山亭区工商联通过加强同发改、工信、商投、市场监管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和资源共享,有效提升了服务质效,从而营造了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和高效的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理念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企业满意度是能够直接反映出营商环境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多年来,山亭区工商联始终坚持“服务谁的政策就让谁来参与”的理念,先后7次专门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30余条,促进科学决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