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12-11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11月出口增速高位回落 |
|
作者:
【记者蒋元锐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79 |
|
|
|
|
|
|
海关总署12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中国11月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6.7%,前值增12.7%;进口同比下降3.9%,前值下降2.3%。贸易顺差974.4亿美元,前值957.2亿美元。 11月出口同比增速的回落引发市场关注,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分析认为,这主要受到基数效应、短期因素消退以及出口动能减弱的共同影响。一方面,去年同期出口基数较高,对今年11月的同比增速形成一定压制;另一方面,10月出口增速达到12.7%,远高于1-10月平均5.1%的增长水平,主要得益于此前极端天气、全球航运不畅等短期扰动因素消退后,集中出口效应的推动,但这种集中效应在11月明显减弱,出口增速逐步回归至平均水平。此外,从环比走势来看,这种集中出口效应在11月明显减弱,导致当月出口增速存在向平均水平回归的趋势。 11月出口同比增长6.7%,依然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冯琳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支撑因素:首先,当前外需仍具一定韧性,全球贸易继续保持较快的正增长态势;其次,出口新动能表现强劲。商务部初步数据显示,以人民币计价,前三季度跨境电商出口同比增长15.2%,增速比整体出口高出9个百分点。四季度以来,贸易环境未发生明显变化,跨境电商出口预计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此外,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也带来了“抢出口”效应。自12月1日起,光伏、成品油、电池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下调,同时取消铜材、铝材等产品的出口退税,涉及260余种产品,这促使部分企业在11月加速出口。例如,11月成品油出口量同比增长3.0%,增速较10月大幅提升26.4个百分点,为近5个月以来首次实现月度同比正增长。最后,11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8.0%,与10月的8.1%基本持平。在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情况下,不排除部分企业为规避政策或市场变化而提前对美出口的可能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