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12-10
2024-12-10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首衡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启动运营

完善应急供应 夯实民生保供

作者: ■本报记者姜虹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55

    作为保障首都城市安全而成立特大型食品供应链运营企业,首衡集团从未来民生保供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承担建设的特大型民生保障项目“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将于12月12日正式启动运营。
    该项目总投资52亿元,总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列为国家重大项目,也是河北省重点项目。
    立足“平急两用”定位
    首衡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魏树俭告诉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项目对于保障首都民生物资供应安全和价格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建成后的中转站设有应急物资临储区、应急物资中转区、特殊事件应对全封闭管理区、多通道立体消杀区、期货交易中心和期货交割中心等功能区。
    据介绍,项目立足“平急两用”定位,在平时是农产品供应链上的“蓄水池”和“加速器”,既能够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农产品不仅“种得下”,而且“卖得出”“卖得好”,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加快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流通效率,让消费者享受更多绿色、新鲜、质优的农产品;并起到平抑物价,最大限度保障前端农户和后端消费者的权益的作用。
    在应急状态下,中转站成为区域农产品应急供应的大后方基地,依托自身庞大的周转存储量,推行“动态储备”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储备管理,确保物资始终处于可用状态,保障京津冀特大城市群1.1亿常住人口7天以上农产品供应不断档,大大提高应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配套多式联运物流平台
    魏树俭表示,以“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为枢纽,首衡正在积极推进配套的国家重点项目——“河北保定高碑店一级铁路物流基地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铁路物流园”)。作为面向世界、链接全国的多式联运平台,该项目可以在雨雪冰冻等各种极端天气条件下,利用铁路网络快速从全国调拨民生物资,保障源头供应。同时,发挥多式联运的优势,实现物流降本增效,减少碳排放。
    铁路物流园项目计划总投资89亿元,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在规划理念上,将基地建设、物流中转、商品集散等集成规划,建设有集装箱作业区、成件包装区、仓储区、综合服务区、公路港物流区、国际集装箱堆放监管检验检疫区、配套产品交易区等,实现了物流反应快速化、物流服务体系化、物流设施现代化、物流作业规范化、物流经营市场化。
    同时,项目配套安全溯源管理系统、客户服务管理系统、数据监控管理系统、结算管理系统等四大信息系统,为农副产品体系中长期存在的信息系统不足短板提供支持。项目辐射整个京津冀地区,未来,将成为京津冀最大的专业食品物流仓储中心。
    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
    依托中转站项目,首衡集团将面向城市消费者搭建从批发市场直达居民餐桌的“三级民生保障体系”。
    魏树俭表示,在首衡“三级民生保障体系”下,来自全国的农产品通过“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可以高效转运至“城郊大仓基地”,“城郊大仓基地”将各类生活物资分拨至城市内二级分拨网点,再由二级分拨网点通过“线上订单”和“无接触配送”模式分拨至居民手里,从而打通从批发市场到消费终端的流通环节。
    据称,第一级保障体系的一级农批市场,通过整合上游的生产者和下游的零售商,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依托农批电商、网络货运、线上支付结算等平台工具,获取一级保供数据。第二级保障体系的城市集配中心或二级农批市场,利用集采集配优势直接供货,去掉中间商环节,为城市连锁超市、社区生鲜店、大型企业央厨供货。并与市场周边的农产品生产者、加工企业和零售商等建立紧密的产销对接关系,确保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和销售渠道的畅通。真正搭建一条能够延伸至社区终端的城市配送网络,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