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12-09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已聚集十三家虚拟现实高端研发机构百余家上下游企业 |
青岛崂山区打造虚拟现实产业新高地 |
|
作者:
■本报记者孙永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51 |
|
|
|
|
|
|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发展未来产业、打造虚拟现实产业集群取得新进展。在青岛日前举办的2024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现场,30余家企业与崂山区签订项目落户协议。在大会上,集中展示一批虚拟现实最新产品及行业应用。崂山区委常委、副区长靖红乐说,预计今年,崂山区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将突破220亿元,增长20%以上。 依靠新技术实现创新“最大增量” 位于崂山区的VR头部小派科技,日前发布具有突破性的VR头显最新旗舰产品CrystalSuper,其以领先业界的57PPD(每度像素数量)分辨率,成为全球首款达到人眼视网膜级显示水平的VR设备,树立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全新里程碑。 Crystal Super采用单目3840×3840超高分辨率QLED显示面板,配备具有99%光线透过率的玻璃非球面镜片,实现了280尼特的出色亮度表现。局部调光2.0技术为每只眼睛提供1000个独立调光区域,将对比度和黑色表现提升至接近Micro OLED的水平。 “此举标志着VR技术正式进入视网膜级显示时代,体现了小派科技‘让每个人都能享受顶级VR体验’的品牌使命。”小派科技高级合伙人兼总裁张翀表示,不仅在硬件性能上实现突破,更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让尖端科技变得触手可及。 把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的“最大增量”。崂山区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方向,在创新主体引育、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探索,积极鼓励科研机构和创新中心围绕企业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壮大产业集群培育新质生产力 虚拟现实产业快速集聚,是崂山区发挥产业高新优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缩影。2024年,围绕专业化园区壮大产业集群,崂山区定向招引一批创新要素集聚、产业附加值高、产业生态带动强的引领型项目。 欢创科技,作为虚拟现实硬件领域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该公司相关XR空间定位算法领先同行,并与业内多家XR客户达成合作,旗下产品被广泛应用于VR、AR、机器人、工业及医疗等领域。目前,欢创科技主流客户包括石头科技、追觅、科沃斯、小米、歌尔、360、爱奇艺、华为等国内外知名品牌。2024年,欢创科技正式在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青岛欢创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未来,青岛子公司将作为北方总部,在项目落地后推动核心业务如VR配件、融合激光建模及视觉识别避障的新一代机器人核心视觉雷达感知模组的研发、生产、销售。”青岛欢创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构建全球领先虚拟现实研发制造基地 作为青岛首个挂牌的新兴产业专业园区,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以硬件、内容制作分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面向全产业链项目开放落户。项目建成后目标年产值1000亿元,将打造全球领先虚拟现实研发制造基地、中国国内面积首屈一指虚拟现实产业园区;作为当前国内唯一的国家级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将搭建国内顶级科技创新平台。目前,该园区已集聚歌尔、大朋VR等终端头部企业,以及青岛欢创智造科技公司等核心配套企业,龙头企业VR高端产品出货量占国内总量的80%以上。 据了解,今年以来,崂山区进一步完善虚拟现实产业链工作推进机制,发布《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强区二十二条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加力发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7条标志性产业链。目前,崂山区已聚集13家虚拟现实高端研发机构、100余家上下游企业,汇聚全国70%以上的虚拟现实科研力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