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12-05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安徽亿盈特纤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施义车: |
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
|
作者:
■靳生刘志凌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16 |
|
|
|
|
|
|
“随着科技进步,各类化纤原料如雨后春笋不一而足,但普遍缺乏天然面料的舒适度。消费者需求引发技术更新,抗菌、吸排凉感、暖感等功能型化纤原料及纺织品将成为服饰、家居、户外运动等关联行业新宠,且市场前景广阔。”安徽晋江商会会长,金和诚集团、安徽亿盈特纤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盈特纤”)董事长施义车日前表示。 基于这个考量,他把目光瞄准传统纺织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安徽阜阳市颍上县。亿盈特纤应运而生。 实干兴邦 践行报国之志 在亿盈特纤,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华灯初上、夜色阑珊,车间里依然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作为阜阳市第八批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施义车谈起企业创新发展充满激情:“公司生产的化纤原料、纺织品应用广泛,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都要用到。既可做家纺、鞋服、帐篷、汽车内饰、服装、户外用品等的原料,也可做家具辅助用料。目前,亿盈特纤主营业务POY、DTY、涤纶丝原材料、化纤布,产品主要销往江浙一带及东南亚、中亚国家。” 时光回溯至2009年,那年,原本从事建筑行业的施义车,来到江苏徐州,收购一家拥有1000多人的国有纺织企业,他负责经营,2010年扭亏为盈。 施义车紧抓国家宏观经济调整脉搏,将设在闽浙皖的产业进行矩阵化整合,成立金和诚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工业产业园的投资及运营、大宗商品贸易、国际物流和电商运营中心等。集团核心业务更加明晰,产业间互成犄角,关联互补。 从建筑业到化纤纺织业,再到国际物流及电商运营中心,施义车深耕实体经济沃土。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实业报国的情怀和梦想。 抓住机遇 布局头部阵营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机遇,唯有抓住机遇方能持续前行。”在施义车看来,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必须不断奋进。 2022年,对于施义车来说,是尤为特别的一年。那年,总投资10亿元、占地260亩的亿盈特纤二期项目——智能化涤纶长丝生产项目建成投产。截至目前,1号、2号、3号生产车间及办公楼已封顶,5号生产车间正按进度推进,2号生产车间部分设备已安装完成并开始生产,其他智能化设备正在有序安装。 施义车认为,绿色纤维新材料是可以永续发展的持久性产业,做这样的产业必须有持久性发展的决心与规划,还要具备与之匹配的创新能力与过硬品质。 “这个行业竞争激烈,产品迭代较快。为此,我们以严谨规范的品控流程,持续确保产品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为广大客户提供了最优质的化纤原材料、纺织面料。并且,整个产业园里正在进行全产业链规整,进而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产业聚集优势和成本控制优势,最终步入行业头部,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施义车分享着成功经验。 做大规模做强效益提升能级 今年年初,亿盈特纤新增的二期智能化织造产业链、10万吨高品质再生原液着色纤维产业化项目正式投产。在亿盈特纤生产车间,现代化生产流水线高效作业,排列整齐的喷水织布机和大型纺丝机正常运转,一捆捆纱线和布料持续不断地生产下线。 “项目正式投产,不仅进一步扩大公司产能,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性能布料,也不断完善园区产业链。”施义车说,新项目将完善华东地区再生资源原液着色涤纶长丝及免印染涤纶化纤布的产业链,全部达产后可形成1.8亿米化纤布的年产规模,不仅能迎合市场对高性能布料的需求,还能带动周边上下游企业,达到产能倍增的效果。 “企业发展有信心,产业向新有动力。亿盈特纤以‘做大规模、做强效益、提升能级’为目标,一手抓存量企业培育转型升级,一手抓招引项目落地增量扩能,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施义车表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