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12-04
2024-12-04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直播间变成“坑老间”呼唤监管加码

作者: ■张国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54

    11月25日,带货主播“麦琪啦”在直播间销售保健品违规宣传一事引发关注。近年来,直播间的保健品已成为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重灾区”。不少老人“一边上网,一边上当”,不仅花费大量时间和钱财,也面临健康风险。
    其实,说直播间的保健品已成为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重灾区”只是相对而言。稍加梳理便会发现,近年来随着老年人触网增多,利用直播间坑害老人的案例层出不穷,坑老骗老套路也就不只是“保健品局中局”。可以说,许多直播间,已经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坑老间”。
    比如,有的通过夸大藏品的价值、编造名人求购的故事、承诺高价回收等手段,诱导老年人购买所谓的“古董”;有的打“免费牌”,以“0元就能学剪辑,还能获利赚钱”为幌子,诱导老年人购买高价培训课程;有的打“感情牌”,化身情感主播,自称是老年观众的“好儿子”“好姑娘”,用精心编排的剧本,博取老年人信任,进而骗取财物……形形色色的诈骗套路,无一不是瞅准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消费习惯,精准“割韭菜”。
    有网友形容父母沉迷直播间,“两眼一睁,看到熄灯”“主播喊上车,老人就下单”“告诉他被骗了,可他就是不信,连警察规劝都不管用”……诸如此类,看似无奈之情溢于言表,却也道出了那些“坑老间”的狡诈可恶。
    直播间变成“坑老间”呼唤监管加码。面对防不胜防甚至不断“升级”的诈骗套路,相关部门须与时俱进,有所作为,以实际行动回应社会舆论关切。
    一方面,在用好用足现有法律法规的同时,应创新方式手段,加强对网络直播活动等的监管,同时增加违法违规成本,加大对诈骗分子的打击力度,切实形成震慑;另一方面,应通过完善立法与相关政策健全老年人网络权益保护机制,加强对老年人的网络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新型网络诈骗手段的认识和防范能力等。
    只有监管加码,彻底清除“坑老间”的生存空间,构建多层次的防骗体系,以强有力的“护老”击败“坑老”,才能让直播间回归正途,让老人不再“一边上网,一边上当”,进而为老年人网络消费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可信的环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