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12-02
2024-12-02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亟需优化

作者: ■李富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00

    近日,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一封署名为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首席运营官何志奇要求零件供应商降价的邮件:“贵司所供货产品,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请您和团队务必认真对待、切实挖掘降本空间、积极推动要求达成,尽快对接比亚迪资源开发团队。”
    媒体印证了这封邮件确实来自知名车企比亚迪。且随后不久,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也予以回应,解释这样做的原因: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我们基于规模化大量采购,对供应商提出降价目标,非强制要求,大家可协商推进。而何志奇的邮件也指出理由:“2025年,新能源汽车迎来重大机遇的同时,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进入‘大决战’‘淘汰赛’”。
    这封邮件把一直暗藏在水面之下的行业潜规则,充分暴露在了大众面前。比亚迪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中的首屈一指的翘楚,无论市场份额或技术实力,在产业链中处于绝对话语权链主地位。所以,尽管比亚迪说不是强制要求,但估计没有哪家伙伴敢于若无其事,因为他们都面临着更多同行的竞争,谁都害怕失去比亚迪的订单。而邮件之所以引起公众的关注,是因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对其与链主企业之间的不对等关系难以接受的缘故。
    无独有偶,与比亚迪相似,另外一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据说也“如法炮制”,25日也向其供应商致信,邀请供应商伙伴共同参与到成本控制的大项目中,目标也是降本10%。这就说明问题不是孤立的。
    当前,随着国内汽车市场以价格为主要手段的竞争日益加剧,汽车终端厂家与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作和利益分配机制中的不协调问题被加大了。不仅是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生产领域也一样;不仅是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主机与配套部件厂家之间,主机厂家与下游的销售和售后服务商之间,也都爆发了利益分配不协调的问题。其中汽车销售领域普遍存在主机厂将经营困难过度转移、款项被主机厂长期拖欠造成现金流断顿等问题而难以维持,近年来已经出现4S店大量关闭的趋势,为此相关商会上个月在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呼吁书之后,又代表全行业召开了专门会议,邀请国家相关部委负责人与会听取情况汇报。
    智能驾驶开发商在主机厂面前也处于服从地位,境况与销售商一般无二。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是当今新能源汽车厂商之间互比高低的角斗场,但智能驾驶开发商的地位却不甚乐观。
    具体到比亚迪此次要求零部件供应商降本10%一事,又有报道指出该范围的供应商可能涉及智驾、玻璃、轮毂、轮胎等领域。由于这些领域大都存在技术壁垒较低的问题,这意味着面对链主的要求,即便不情愿,也很难拒绝。没有哪个行当是独家经营,相反是经营者众多,因此难免引发供应商之间的恶性竞争。
    根据中国乘用汽车联合会日前公布的数据,目前汽车行业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在价格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乘用车降价规模已达195款,超过2023年全年的150款,以及2022年的95款,多款车型的单车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据分析,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这股压力必然会迅速地扩散到上游部件供应商和下游服务商身上。
    整车厂进行价格战导致的现金流减少,进而将经营压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那里传导,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关系恶化和循环,这个局面不能再任其发展下去了。当前,新能源汽车过度重视销量,同时,售后服务“短腿”的问题却很突出了,这对厂家和行业的反噬是巨大的,厂家需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个方面来。不仅是新能源汽车、不仅是整个汽车行业,整个行业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必须升级竞争的层次,不能再继续停留在内卷价格上,而应将对消费者的终身服务提到应有的高度。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