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11-27
2024-11-27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云南澄江市倾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 ■马蕊朱文龙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06
    
    “将理想信念深植企业家心中,让‘万企兴万村’行动结出累累硕果,使基层组织建设强基固本,澄江‘三曲同奏’奏响了引领民营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交响曲。”近年来,澄江市工商联将理想信念教育、“万企兴万村”行动、基层组织建设紧密融合,夯实高质量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效能。
    理想信念教育
    引领发展的精神灯塔
    抓基地建设。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澄江市工商联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澄江市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方案》,精选澄江市内有代表性的教学点,打造教育基地3个,形成了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具有澄江特色品牌识别度的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线路。
    抓思政引领。澄江市工商联紧扣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主题,强化正面清单引导与负面清单约束,鼓励党政机关干部依法依规、坦荡真诚同民营经济人士接触交往,靠前服务、主动作为。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合规、诚信经营,不断提升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抓教育引导。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厚植绿色发展底色,为助力云南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贡献力量。
    抓互学互促。采用“线上+线下”“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开展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培训、交流等,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万企兴万村”
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澄江市按照“组织化、设施化、基地化、品牌化”发展思路,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推动蓝莓产业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种植实现了从1.0版本向5.0版本的跨越,“澄江蓝莓”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定,成为澄江市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凤麓街道引进泰康集团,打造了集精品民宿、民俗商街、田园餐厅等为一体的“山色·飞大田”文旅康养综合体项目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龙潭村与云南欢乐大世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帮扶协议,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小湾村积极探索“政府+社会投资+村民自主经营”的产业发展模式、云南寒武纪小镇将自然风光融入现代娱乐体验,在促进消费、解决就业、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作用。自“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以来,澄江市积极引导61家民营企业和商会通过产业引领、企村联建、就业带动、消费拉动、品牌赋能、回报家乡等实施“兴村”项目74个,“兴村”27个,企业实际到位资金2.32亿元,公益捐赠类捐款捐物累计3427.43万元。
    基层组织建设
    坚实可靠的保障基础
    强化工商联自身建设。选优配强工商联领导班子,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作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澄江市工商联高度重视会员发展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会员入退会办法和联系服务管理制度,健全会员档案和台账,对会员实行动态管理。
    强化基层商会建设。把培育和发展基层商会作为组织建设的重点,按照商会建设“六有”标准,在该市6个镇(街道)成立商会组织,同时,100%设立统战联络员制度,推进统战工作向工商联所属商会有效覆盖。围绕“四好”商会建设标准,加强商会规范化建设,积极争创全国、省、玉溪市“四好”商会。
    强化服务平台建设。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把准融资政策,联合建行开展普惠金融下乡助万企行动。三年来,累计完成创业担保贷款170户,发放贷款金额2870万元,带动就业679人。助力并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支持民营企业赴泰国、越南开拓市场,组织企业参加2024年泰国亚洲世界食品博览会,为民营企业拓展境外业务搭建平台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