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11-27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银川市工商联: |
让企业家选择银川的信心更坚定 |
|
作者:
■魏梦婷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71 |
|
|
|
|
|
|
“广大企业家是发展的急先锋、创新的破风手、城市的代言人、社会的回馈者,我们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永不竣工的重大工程’,让大家坐大会的‘C位’、享服务的‘C位’、当发展的‘C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二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企业服务环境提升推进大会上,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赵旭辉掷地有声的讲话,让企业家充分感受到银川敬商亲商爱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的坚定决心。 近年来,银川市工商联深入实施民营经济人士“双引行动”,持续创优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利企便民水平,以城市之名向企业家致敬,鼓励大家投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让更多企业家选择银川的信心越发坚定、扎根银川的意愿越发强烈、共筑银川的动力越发澎湃。 截至2023年底,银川市在册经营主体达到39.4万户,同比增长8.28%,民营企业12.8万户,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133.62户,达到全国中上游水平,合力奋进开创“两个健康”工作新局面。 坚持“双引行动”为先 银川市工商联始终把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创新运用“谈、育、导、帮”方式,开展政治引领、思想引导行动,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深化沟通交流。银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常态化主持召开“政企会”“交心会”,与民营企业家面对面话发展、解难题、增信心。邀请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参加党委和政府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会、座谈会、意见征询会等,征求工商联和民营经济人士意见建议。迭代升级银川市“政企通”服务平台,探索建立“直通车”工作机制,畅通企业诉求直达、办理、反馈通道。 加强教育培训。银川市工商联每年批量组织优秀企业家到党校、高等院校、知名企业研学交流,启动实施“凤城民企大讲堂”、民营经济人士“百千万”培训工程,联合市委统战部、人才局先后在红旗渠、六盘山等地举办重点培训班,线上线下结合常态化抓好教育培训。引导成立银川市新生代企业家协会,举办“守正·创新·传承”主题论坛,联合厦门、连云港三地工商联举办青年企业家创新创业论坛。 银川市工商联连续召开两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企业服务环境提升推进大会,评选表彰优秀企业150家、企业家130名。 坚持政策支持为要 “春江水暖鸭先知”,提供政策保障、优化政务服务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银川市坚持致力于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 抓好政策制定。银川市工商联相关部门联合入园区、访企业,就企业发展瓶颈、经营堵点多次开展需求调查,结合银川市实情实际,打出制定财税、金融、社保、就业、公共服务等优惠政策“组合拳”,占据发展先机。 抓实政策落实。自2019年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成立以来,优化营商环境正式开启,五年时间共颁布979条具体举措,46类51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同时,升级惠企助企“政策通”服务平台,实现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全力打响了“在银川·全好办·来银川·事无忧”品牌。 坚持科技创新为重 民营经济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银川市被评为2023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将创新驱动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点。 在人才培养上凝心聚力。通过全面实施“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小专精”系列招聘会等,2023年实现6.1万名青年学子留银就业创业,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0万,“中国最佳引才城市”荣誉花落银川。 在协同创新上精准发力。坚持自主创新与借力创新相结合,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赢”开放合作机制,银川市工商联引导企业“点对点合作”向“项目、平台、人才全方位合作”延伸。近三年累计实施东西部科技合作项目200余项,打造飞地研发中心7家,2024年上半年登记自治区科技成果686项,较去年同期增加1倍。 下一步,银川市将继续紧盯政策实效,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突出激励引导,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抓出“服务企业”新高度,帮助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稳定发展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