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11-26
2024-11-26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征求意见稿)》发布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路线图更清晰

作者: ■本报记者祝凤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332

    近日,国家数据局发布《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数据基础设施的概念、发展愿景和建设目标等内容。
    《征求意见稿》提出三阶段发展目标,首先是利用2-3年时间,完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顶层设计,明确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路线和实践路径。2027-2028年,建成支撑数据规模化流通、互联互通的数据基础设施。力争到2029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初步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基本格局。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利好医疗健康、金融科技等多个行业,有利于提高行业数字化水平,推动创新发展。《征求意见稿》提出强化数据安全等一系列措施,有助于促进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政策护航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数据基础设施的概念,提出在数字经济时代,网络设施、算力设施、应用设施等构建了数字基础设施。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则是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角度出发,面向社会提供数据采集、汇聚、传输、加工、流通、利用、运营、安全服务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是集成硬件、软件、模型算法、标准规范、机制设计等在内的有机整体。
    建设数据基础设施意义重大。《征求意见稿》指出,当前,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催生新的技术-经济范式,重塑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向数据基础设施延伸和拓展。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对于支撑数据基础制度落地、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上,在此次《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前,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构建了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数据基础制度,提出20条政策举措,也被称作“数据二十条”。
    2024年1月,国家数据局会同中央网信办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选取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12个行业和领域,推动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2024年10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从中央层面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系统部署。
    此外,各地也相继出台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流通相关支持政策。如2023年5月,上海发布《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新型基础设施,延长新型基础设施项目贴息政策执行期限至2027年底,提供最高1.5个百分点的利息补贴。
    2023年7月北京发布《关于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大对数据服务产业投资,引入社会资本,鼓励设立数据服务产业基金,加大对数据要素型企业的投入力度。2024年1月,陕西发布《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强化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等措施,并给予相关企业一定资金支持。
    提出三阶段目标任务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我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目标。即在数据流通利用方面,建成支持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保障数据安全自由流动的流通利用设施,形成协同联动、规模流通、高效利用、规范可信的数据流通利用公共服务体系。在算力底座方面,构建多元异构、高效调度、智能随需、绿色安全的高质量算力供给体系。在网络支撑方面,构建泛在灵活接入、高速可靠传输、动态弹性调度的数据高速传输网络。在安全方面,构建整体、动态、内生的安全防护体系;在应用方面,支持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赋能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总体实现“汇通海量数据,惠及千行百业,慧见数字未来”的美好愿景。
    从推进措施上看,《征求意见稿》提出三阶段目标任务:
    2024-2026年,利用2-3年左右时间,围绕重要行业领域和典型应用场景,开展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试点试验,支持部分地方、行业、领域先行先试,丰富解决方案供给。制定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要求的标准规范,夯实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技术基础。完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顶层设计,明确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路线和实践路径。
    2027-2028年,建成支撑数据规模化流通、互联互通的数据基础设施,数网、数算相关设施充分融合,基本形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规模化数据可信流通利用格局,实现全国大中型城市基本覆盖。
    到2029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初步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基本格局,构建协同联动、规模流通、高效利用、规范可信的数据公共服务体系,协同构筑数据基础设施技术和产业良好生态,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在公开平台表示,《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如强化数据安全保护、加强隐私保护、推动标准化工作、加强跨部门协作等一系列政策,能够解决当前存在的数据安全、标准化等难点,更进一步促进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张新原同时表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对多个行业都有利好,如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制造、医疗健康、金融科技等领域,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行业的数字化水平,促进数据的高效流动和利用,进而推动行业创新发展。此外,随着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的推进,社会资本也将陆续参与开发,共同推动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