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11-25
2024-11-25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云南鼎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绿色产业链结出的橙子格外甜

作者: ■马蕊黄翠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12
    
    “凭借比同类产品早熟45天、甜度高于同类橙子2-3度的优势,今年的锦红冰糖橙早已销售一空。”眼下,仅这一个项目农产品又为云南鼎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成农业”)增加了近4000万元产值。鼎成农业总经理王文明表示,近年来,作为云南省单户连片较大的水果基地之一、云南省级林业龙头企业,鼎成农业的柑橘产业通过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创新发展,打造绿色可持续的闭环产业链模式。
绿色产业链孕育出绿色DNA
    谈到以锦红冰糖橙为代表的产品优势,鼎成农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绿色产业链循环模式成就了鼎成农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和绝对优势。
    “鼎成农业的绿色发展模式是母公司绿色循环模式的‘产物’,绿色发展的优质DNA来自母公司,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鼎成农业所涉及到的循环农业的先天优势。”据悉,鼎成农业的母公司是云南新平南恩糖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恩糖纸”),南恩糖纸作为云南省仅有的两家制浆造纸一体化企业之一,其拥有产能年制浆3.5万吨、生活用纸(原纸)3.5万吨、制糖生产线日处理甘蔗1500吨,单就甘蔗制糖这一项,每年都产生大量的蔗渣和虑泥等有机肥的优质原料。
    正因为有如此发展种植产业的基础,再加上积极响应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号召的背景,鼎成农业通过土地流转政策,流转1.2万亩土地,实施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分别种植沃柑6000亩、锦红冰糖橙4000亩、卡拉卡拉红肉脐橙2000亩,同时以“生态循环,优质高效,标准示范,地域风情”为设计理念,建成集“观光农业,民族风情,旅游接待,科技展示、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还建成年出栏生猪5000头、1500立方米大型沼气循环农业配套项目,以及年产2万吨的有机肥厂,打造出高原特色综合现代农业示范园。
    在种养结合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中,鼎成农业狠抓规划龙头,促进种养产业科学化布局,结合基地的地形及土地利用现状,编制《云南鼎成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科学编制种养循环产业发展布局规划,按照种植业发展规划,将养殖区规划在种植核心区域,使养殖业与种植业协同发展,为实现种养结合、优势互补奠定基础。此外,依规依法,严格程序建设、促进种养产业健康发展,争取多渠道投入资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配套,并积极创新运作机制、转变发展方式等。
    种养循环尽显N重效应
    “由于得到多重绿色有机肥加持,得以从根本上护航果树的品质,比如鼎成农业种植的橙子,要比其他同品类橙子更甜2-3度。”王文明表示。据悉,近年来,鼎成农业种养结合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带来多重效应。
    首先,促进现代畜牧产业发展。以传统产业和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融合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年出栏5000头生猪项目只需8个职工,人均每年可饲养出栏肥猪625头左右,年产值达2000万元。
    其次,改善生态环境。通过种养结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养殖场(小区)实现零排放,每年减少2.5余万吨粪污排入水域,相当于减少水体化学耗氧量207.5吨、氨氮含量8.25吨,促进了节能减排,改善了区域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
    同时,降低企业种植成本。种养结合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降低购买化肥等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增收,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万亩果园每年可节约化肥成本百万元以上。此外,还可以节约用电,种养出来的产品成本低、品质好,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改良土壤,为发展有机农业奠定基础。通过种养结合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为发展有机农业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创建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探索现代种养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探索生物共生的种植、养殖结合,实现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有机结合,以大型沼气能源生态建设为纽带,走“猪-沼-果”的循环发展之路。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