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11-19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中欧班列开行突破10万列 |
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超4200亿美元 |
作者:
【记者牛畅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91 |
|
|
|
|
|
|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2024年11月15日10时20分,随着X8083次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从重庆团结村站开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超4200亿美元,保持安全稳定畅通运行,标志着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中欧班列便利快捷、安全稳定、绿色经济的优势不断巩固,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开行数量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从2016年统一品牌至2023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1702列增加到超1.7万列,增长近10倍。开行万列所需时间由开行之初的90个月缩短为现在的6个月。今年3月以来已连续8个月单月开行数量超过1600列。 目前,铁路部门在国内已铺画时速120公里图定中欧班列运行线93条,联通中国境内125个城市,实施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满洲里、二连等一批口岸站扩能改造项目,提升口岸接发车和列车编组效能。 在巩固和稳定既有入欧主要通道基础上,铁路部门积极拓展南通道跨里海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今年7月1日铺画了“每日一班”的跨里海中欧班列图定线路,“畅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陆互联”的中欧班列境外通道网络格局日趋完善。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7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大陆全境。 运输组织持续优化,运行质量稳步提升,中欧班列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目前,中欧班列回程、去程比例超过84%,实现每周“去7回6”,双向开行基本均衡。根据中欧班列境内外运输组织特点,将时速120公里中欧班列最大编组辆数和牵引质量分别提高到55辆、3000吨,单列平均运量较开行之初提升34%以上。此外,中欧班列货物品类已增至53大类5万余种,特别是高科技、高附加值货品占比逐年提升,如通过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口的中欧班列货品中,汽车、机械、手机电脑等高附加值商品占比已达40%以上。中欧班列年运输货值由2016年80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567亿美元,今年以来运输货值已达580亿美元。 作为中欧贸易快捷通道,中欧班列让更多电子产品、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中国制造”以更快速度、更优价格到达欧洲,让欧洲消费者得到了更多实惠,同时为欧洲生产商和贸易商进入中国市场开辟了贸易新通道。从济南、青岛等地开出的中欧班列为海尔、海信、山东重工等重点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提供了重要支撑,先后服务进出口企业2万余家,发送货物超84万标箱,进出口货值超1000亿元。 该负责人表示,国铁集团将持续贯彻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为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运输服务保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