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11-13
2024-11-13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对企业诉求“兜底服务”值得推广

作者: ■何翠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37

    近日,嘉兴桐乡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收到一封来自澳大利亚的英文感谢信,写信人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的负责人Hines先生,点赞他们的“兜底服务”。10月26日,Hines和合伙人要在桐乡注册一家科技公司,他仅有4天就要离开中国,但公司的注册材料还没齐全,预注册的公司名称也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审批,于是急忙拨打咨询热线询问。工作人员根据容缺受理相关规定,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当天就完成了公司注册,拿到了营业执照。
    企业最关心什么,政府就解决什么。桐乡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在传统涉企审批服务基础上,引科创、金融、人才、司法等相关部门入驻,办理政策、科创、金融、人才、法律等9大板块涉企服务事项,为企业诉求“兜底服务”。去年以来,桐乡将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作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来抓,集成化、即时化、全链化,立足企业视角,真正让企业“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桐乡的做法是浙江解决企业诉求兜底服务的案例之一。浙江全省各地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开设“兜底服务窗口”,针对企业遇到的疑难杂症,通过部门沟通协商研判,帮助企业疏通办事梗阻、找到解决途径,让“难办的事”办得了、“办不成的事”办得成。据了解,“兜底服务窗口”实行“135”机制,即简易问题现场办,1个工作日内答复;复杂问题“局长办”,3个工作日内答复;疑难问题研讨办,5个工作日内答复,涉及跨部门或区域的难题,通过“区长直通车”和分管的副区长及区长一起研判。
    各地“兜底服务窗口”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解决因历史遗留问题、审批资料缺件等造成的亟需政府部门协调的难事,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值得关注的是,浙江还在对“兜底服务”不断改进提升,如建立涉企服务矩阵,市级中心与乡镇(街道)服务中心上下贯通全面受理,并统一汇总至“兜底办”窗口,形成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启动“行走的办事大厅”——企业服务移动专车,项目审批专员常态化现场跑项目、进园区、走企业;成立企业“全生命周期”代办“帮帮团”,将协调会开到企业家门口,同类事项办理提速达30%;延伸开展“兜底+金融服务”,通过授权金融机构模式,共享不动产登记和金融机构抵押信息,实现“疑难杂症”办结后抵押登记全程网办等。
    “兜底服务窗口”可谓浙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升级之缩影。前不久全国工商联发布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系列榜单中,浙江入围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这与浙江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与升级有密切关系,从“民营经济32条”到《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等,今年3月1日《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坚持企业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刀刃向内、猛药去疴、细化措施,真正将每一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让民营企业家心里更踏实,做起事情来更顺畅更高效,办企业也更有劲。
    此外,“兜底服务窗口”兜底,离不开科技赋能、数据共享,如与浙江建成统一的公共数据平台、以统一技术标准降低部门间数据共享,真正助力企业,从企业体验出发。
    将百姓“置顶”、把问题找全、把对策谋实,小小的“兜底服务窗口”,可以折射出改革为民的理念之先。浙江各地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兜底服务窗口”不失为一个样本,值得学习与推广。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