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11-12
2024-11-12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中广核首台质子治疗设备下线

作者: 【记者郭钇杉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90
    近日,由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技”)投资建设的国内首座商用多室质子治疗设备生产基地迎来首台设备下线,正式具备运往成都医投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医院安装调试的条件。
    据中广核医疗科技(绵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广核质子医疗战略专项总设计师段卫胜介绍,该生产基地初期具备每年3至4套质子治疗系统的供货能力,本次设备交付后,中广核技还将持续落实客户的订单需求,并为成都医投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医院等全国范围内多个质子治疗中心提供设备的调试、运维等服务。
    中广核技在完整取得国际领先的多室质子治疗技术后,历时4年攻关,首次实现质子治疗加速器的自主生产。据公开资料显示,该款已实现国产化的质子治疗设备,其市场份额和治疗患者数量均全球领先。
    伴随着首台设备下线,中广核技正式发布质子治疗系统品牌——“和质”,旨在实现高端质子治疗系统国产化、自主化,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加普惠,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相信未来随着订单量的提升,质子治疗设备及其维保成本有望持续降低,惠及更多肿瘤患者。”段卫胜还表示,依托“和质”技术品牌,中广核技正以“堆器耦合、诊疗一体”为目标,逐步打造完整的核医药产业链,缓解国内医用同位素“卡脖子”的局面。
    “在我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之际,中广核将充分借鉴自身核电发展经验,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坚定推动质子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立刚表示,中广核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在推动质子治疗系统国产化、自主化的同时,已带动产业链上下游80余家企业共同发展,全面深化质子医疗产业链“共链”和创新联合体建设,为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图为中广核自主化生产集成的质子医疗系统核心部件——230MeV(兆电子伏)回旋加速器。中广核供图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