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11-06
2024-11-06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牧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产融合为农民开拓致富路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61
    牧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畜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制品研发、生产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也是山西首家乳制品上市企业。
    “万企兴万村”行动中,该公司充分聚焦利用养殖场周边一定区域内种植的玉米等农作物,将秸秆作为主要饲料来源养殖奶牛,将奶牛粪污经无害化处理成有机肥料,并以有机肥料为资源,推动养殖场周边区域发展有机、绿色等优质农产品,形成了以奶牛规模养殖为核心的农牧区域循环农业。
    同时,该公司不断培育壮大乳制品加工能力,联农户、建基地、创建新业态,优化乳制品产业结构,实现规模提升、质量提升、品牌提升,全面增强综合实力,有效拉动了乳制品加工、种植、旅游、低温冷链运输、物流配送一体化发展。
    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大力发展“奶业+旅游”创新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成功探索出农旅融合、工旅融合、良性互促的发展路子,实现了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与生态休闲农业的有机融合,有效推动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近年来,牧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据大同市云冈区资源禀赋和主导产业分布,精心构建“一心、一圈、一核”的总体发展思路。
    “一心”,即生产经营新模式、新业态示范中心。以大同市牧同乳业有限公司为中心,作为三产融合的桥梁纽带,发挥二产承一带三的作用,联农户建基地创建新业态,引导改善生产条件、加速科技推广应用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示范带动云冈区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
    “一圈”,即打造种养结合资源高效利用的农业生态循环圈。以大同市云冈区四方高科农牧有限公司、牧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大同市卧龙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场为核心,带动周边的饲草料种植和设施农业、果业绿色生产,按照土地承载能力充分利用养殖废弃物形成种养结合的绿色生态循环圈。
    “一核”,即以杨家窑村三产融合为示范核心,构筑以农业休闲、民俗文化、奶业为主题的乡村农业产业旅游、奶业旅游的产业融合结构,支持三产联一拓二,向前端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牧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壮大主业,带动当地农民共同发展,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示范带动基地及周边区域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养殖奶牛3万头,涉及3千户农民养牛致富,农民户均年增收1万多元。
    牧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坚持“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奶源发展模式,着力建设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的“四化牧场”,推动奶源基地转型升级,打造环境友好型牧场,与当地社会和谐发展。通过与村民技术联结,组织村民开展养殖科技培训,联农带农帮助牧场提升管理水平和社会生态效益。通过与村民产业联结,按照“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原则,推动种养一体化模式深入推广,有效提高了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水平。
    牧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推动青贮种植户与奶牛养殖户签订订单,每年带动5万多亩青贮玉米的种植和销售,平均每亩净利润可达600元;涉及的农户达2千余户,户均年增收1.2万元以上。
    目前,牧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奶量4.7万吨,乳制品年加工能力11万吨,公司通过与农户以提供保护价形式签订订购合同,让双方建立了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5千余种植、养殖农户也通过这一机制,走上了稳定可观的增收之路。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