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11-06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A+H股上市公司回购金额首次超过融资金额 |
A股从“融资市”到“投资市”再进一步 |
|
作者:
■本报记者蒋元锐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77 |
|
|
|
|
|
|
近日,一则消息在金融市场传播并引发关注。截至10月20日,今年A股与港股上市公司的回购金额合计达到3503亿元,首次超过同期股权融资规模的3492亿元。 从业人士认为,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股市从“融资市”向“投资市”迈出转型的关键一步。 港股成回购主力军 在港股市场,回购潮的主力军无疑是腾讯、汇丰、美团和友邦这四大公司。腾讯以905亿元的回购金额遥遥领先,汇丰、美团和友邦紧随其后,分别回购343亿、281亿和244亿。 不难发现,这四家公司合计占据了港股回购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 在回购金额超越融资规模的背后,隐藏着市场结构的深刻变化和企业战略的调整。 一直以来腾讯公司的巨额回购并非出于主动选择,而是受到南非大股东减持压力的影响。这不仅反映了个别企业的策略调整,也揭示了港股市场在大股东减持压力下的应对之道。 谈及港股企业选择积极回购背后的主要原因,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创始发起人袁帅认为,回购通过减少流通股数量来提升股票价值,并向市场传递出公司对未来发展信心。同时,回购股份还可以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每股收益和股东权益回报率,进而增强股东对公司的信任感。此外,部分回购股份会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这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锁定关键人才,并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A股融资规模或将大幅提升 相比之下,A股市场的股权融资规模则降至2364亿元,低于市场预期。 截至10月,2024年A股IPO融资仅为521亿元,仅为去年同期的15%;定增融资金额为1300多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5%。 袁帅认为,今年以来出台的多项政策,旨在鼓励企业进行股票回购,这些政策通过提高股份回购的便利度、放宽回购条件等方式,降低了企业回购股票的操作难度和成本。这些政策的具体影响体现在,企业回购股票的意愿和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回购规模和频率也相应增加。 “回购金额超过融资规模,是中国股市从融资市转向投资市的关键一步,标志着市场结构和投资者观念的重要转变。”袁帅认为,这一转变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回购行为通常被视为公司对自身未来发展的积极预期,同时,回购所带来的供需关系变化,也有助于提升股市的活跃度。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如何在回购与融资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企业在进行股票回购时,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以及平衡回购与其他投资之间的平衡。比如,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市场环境,合理规划用于回购的资金量,避免因过度回购而影响其他必要的投资项目。回购也要平衡短期与长期利益,企业在进行股票回购时,需要平衡短期股价提振与长期资本增值之间的关系,确保回购不会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