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10-24
2024-10-24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江西宏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30
    走进江西婺源县镇头镇宏屾生物质颗粒乡村振兴厂房,一组组农作物秸秆、废旧木料有序堆放,现场机器飞速运转,工人们热火朝天地进行废弃物的破碎、粉碎、烘干、制粒、风冷、包装。废旧物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为燃料热值高、价格实惠、环境友好的生物质颗粒燃料,成为国家倡导的新型清洁能源。
    江西宏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董关雨是一名“85”后。在新时代创新创业理念的引导下,他带着先进技术,于2023年底回乡办起生物质颗粒燃料厂。
    谈起办厂初衷,董关雨表示,每到农忙时节,农作物秸秆焚烧便屡禁不止,严重污染环境。“何不将这些废弃物进行充分利用呢?”董关雨经过考察了解到,生物质新型材料就是将秸秆类农业固体废物作为原材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成生物颗粒燃料,这种生物颗粒燃料可用于工业及生活用能,既节能又环保,还可以帮助当地群众开辟一条新的创富之路。
    在当地政府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董关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打造乡村振兴厂房。2023年底,总投资600万元的江西宏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建成生产车间、成品库、原料仓库等配套设施及生产线一条。项目自投产以来,年产生物质颗粒达到一万吨,年产值达到800万元,产品销往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依托公司的发展,董关雨不仅实现“变废为宝”,也带动当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工人每人年均收入可达10万元。同时,公司也向全镇村民收集原材料,以300元-380元一吨的标准收购,为当地一些缺乏劳动力的农户提供了增收渠道。据了解,提供生物原料的村民有20多人,每人每年都有3万-4万元的收入。当地村委会也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提高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同时,董关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年来,个人捐款达到20多万元。作为镇头商会会长,董关雨吸纳各行各业优秀年轻企业家加入商会,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孙佩莹)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