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10-23
2024-10-23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全国首例打击“职业闭店人”案意义重大

作者:■余明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79

    10月22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经侦总队联合召开“北京市预付式经营企业闭店讨债治理新闻通气会”,通报打击“职业闭店人”全国首案。记者了解到,2家闭店企业及3家涉案背债中介机构、2名闭店人被立案调查,查处虚假登记、协助虚假登记等违法行为,罚没款合计65.58万元。
    “职业闭店人”一词,听起来就充满诡谲色彩的词汇,虽然是预付式消费领域的一种新型乱象,却也是预付式消费领域的一颗不折不扣的毒瘤。他们通过注册空壳公司,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大量购买预付卡,然后在短时间内迅速闭店,卷款跑路,留下无数消费者的血汗钱和满地的债务,与此前的预付卡消费领域的单纯经验不善跑路,更具危害性和失范危害,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严重侵害,更是对市场秩序的公然挑战。也正因为这样,这样的行为更亟待严肃打击。
    此次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与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的联合行动,无疑是对“职业闭店人”的一次精准打击。通过立案调查、查处违法行为、罚没款项等一系列措施,不仅让不法分子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更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任何试图通过再新的、隐蔽的欺诈手段牟取不法利益的行为,也同样逃不脱法律的严惩。
    从打击“职业闭店人”的角度来看,这一案件的破获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它揭示了预付式消费领域存在的监管漏洞。在过去,由于监管不力,一些不法分子得以趁机而入,利用预付式消费的漏洞进行新的欺诈活动。而此次案件的破获,无疑是对监管的一次警醒,须加强对预付式消费领域新型乱象的监管,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其次,这一案件的破获也彰显了执法部门的决心和能力。在面对“职业闭店人”这种新型欺诈行为时,北京相关执法部门没有轻视和坐视不管,而是迅速采取行动,通过深入调查、精准打击,成功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这一行动不仅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更树立了执法部门的威信,让公众看到了政府在打击欺诈行为方面的决心和实力。
    再者,这一案件的破获还具有重要的案例示范意义。它告诉广大消费者,在面对预付式消费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仔细甄别商家的信誉和实力,避免陷入不法分子的陷阱。同时,它也提醒其他商家,要诚信经营,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耍小聪明而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对于其他地方的执法部门,这也是一个典型的查处示范案例,为更大范围查办“职业闭店人”案开了一个好头。
    当然,打击“职业闭店人”不能仅靠执法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应加强对预付式消费领域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执法部门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学会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媒体和公众也应积极参与监督,对不法行为进行曝光和谴责,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综上所述,此次北京全国首例打击“职业闭店人”案件的破获,不仅是对不法分子的一次严厉打击,彰显了执法部门对预付式消费领域乱象的零容忍态度,更是对预付式消费领域乱象的一次深刻警示,具有对“职业闭店人”严厉打击的现实针对性和警示意义,为构建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树立了典型案例。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